河南煤化工行業抗疫保供謀求新出路
已有人閱讀此文 - -最近一個時期,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相繼在河南部分城市發酵,給化工企業、行業正常的經濟運行帶來了一定影響。“怨聲載道無法解決問題,只有直面困境,積極應對才是疫情防疫常態化下化工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首要任務。”連日來,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及重點化工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
據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蘇東介紹,今年4月下旬以來,河南鄭州、許昌、濮陽等多個地市再次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由于各地防疫政策要求在不斷升級,給化工企業的生產成本、產品營銷、物流運輸、新上項目等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在此情況下,河南省發改委專門發函,征求行業意見,研究制定助企紓困、穩經濟運行的專項政策。河南省石化協會針對相關問題,提出了研究對策和建議。與此同時,河南重點煤化工企業直面困難,主動作為,上下合力,抓好抗疫保供和穩定運行。
河南心連心化學工業集團負責人表示,河南省各級政府積極為企業紓困解難。省疫情防控指揮部出臺了《關于印發河南省物流保通保暢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十六條措施的通知》,為企業產成品運輸提供了政策保障,企業所在地新鄉縣防疫部門為重點大企業保駕護航,將檢測點安置在公司物流門崗現場,提供便利的核酸檢測服務。目前,該集團的化肥與化工產品外發比較通暢,項目建設基本未受影響,保障了春耕與夏季化肥生產和穩定供應。
“我們高度關注原料庫存,預判行情變化,提前鎖定原料價格訂貨,確保采到低價優質原料。同時,根據疫情情況,聯系當地相關政府部門辦理汽運車輛通行證,嚴格按照疫情要求組織貨物進出。在銷售方面,采取線上詢價,接受訂單,保障正常生產。”安陽化學工業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介紹,因疫情影響,公司鐵路運輸困難,煤炭運輸受阻,生產原料煤庫存短缺,加上社會車輛運力難以組織,產品出貨運輸困難。為緩解不利局面,該公司采供和銷售部門人員吃住在廠,積極幫助原料運輸車輛辦理物資保供通行證,保障生產用煤等原料物資供應,并盡最大能力協調產品出貨、降低庫存,為裝置安全生產做好保障。同時,在企業人員不足的情況下,公司黨員骨干駐廠堅守崗位,為裝置生產保駕護航。目前,各裝置生產運行安全穩定。
“隨著疫情不斷地反復,疫情常態化已成趨勢,化工行業企業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如何在疫情常態化下走出困境,謀求發展新出路是河南省石化協會和重點煤化工企業思考和熱議的話題。”蘇東說,企業一方面要應對疫情影響,保持現有生產穩定,另一方面要謀求結構調整和新上項目。但在不確定因素增多和實際操作中,還有諸多問題影響和制約企業的轉型發展,建議政府因地施策,統籌考慮,加以解決。
建立健全化工能源原材料保障機制是應對疫情常態化急需解決的問題。河南省石化協會、安化集團負責人表示,建議政府分區域布局一批煤炭、原油、天然氣等能源原材料儲備基地,構建一批基礎化工原料儲備基地,根據市場供需情況加強調配,維護原材料價格總體平穩。同時,建議進一步加快“公轉鐵”實施步伐,使鐵路運輸成為企業運輸的主渠道,減少疫情管控對企業物流的影響。
加快創新驅動戰略政策的落實也是企業較為關注的問題。中原大化負責人說,建議政府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出臺具體的政策,支持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建議政府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企業服務力度,簡化辦事流程,實行容缺審批、網上審批,為重點項目落地提供保姆式服務。對企業自主研發的新工藝、新技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供研發資金、項目審批、技術升級的具體幫扶政策。
“建議政府在政策執行中,對有利于社會資源節約、有利于資源綜合利用、有利于園區產業協同一體化的新建項目區別對待,在政策落實中給予更大支持。”心連心集團負責人說。
“河南化工行業具有較強的基礎,跨界發展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強力推動力。因此,要積極謀劃新的拉動經濟的增長點。”蘇東說,各級政府應加強研究化工、化學產業和“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機制,特別是創新與第一產業的產業融合機制,規劃建設拉動經濟增長新動力,不斷擴大內需,建立穩定新型的供需市場機制。同時,進一步改革“放、管、服”企業管理機制,建議政府對企業新上項目中涉及產品種類、規模、能耗等約束性指標方面,在安全、環保、能耗、土地利用等政策管控下,提出更為科學的約束指標并給予合理指導,使企業家投資有信心,發展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