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情緒緩和 商品漲勢減弱 化工金屬板塊高位回落 CTA策略迎配置良機
已有人閱讀此文 - -(2021年3月8日-2021年3月12日)本周,各類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勢頭有所放緩。近期通脹預期與美債利率上行攪動全球金融市場,商品市場也一度出現劇烈震蕩,資本追逐情緒緩和,商品市場整體偏弱運行。
具體來看,有色金屬方面,滬銅、滬鋁周度小幅下跌2.99%、1.26%,滬市貴金屬下跌加速,滬金周度下跌3.49%,滬銀下跌6.57%。農產品板塊,油脂普遍上漲,棕櫚油上漲6.35%,豆油上漲3.36%。生豬期貨小幅上漲1.23%。
能源化工板塊,原油持續走高,周度上漲4.36%,乙二醇、苯乙烯上周大漲后高位回落,周度分別大幅下跌9.91%、5.04%;黑色系商品中鐵礦石、焦炭周度下跌6.08%、4.20%,焦煤、螺紋鋼分別小幅上漲1.59%、0.70%。
交易行情熱點
期市走勢分化,商品“牛”勢轉向了嗎?
隨著大宗商品進入“超級周期”,國際油價今年以來累計上漲逾20%;有色金屬和化工品種持續上漲,銅價創8年多新高;農產品亦然,油脂品種集體創新高。
回顧剛剛過去的2月,南華商品指數收漲10.69%,呈現單邊上漲行情,有色板塊、黑色板塊、能源化工板塊大幅拉升。
不過本周國內商品期市漲跌互現。中金公司認為,當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并不僅僅是市場情緒推動,近期各品種價格表現分化,從需求動力切換、供應溢價分化以及成本傳導來看,大宗商品價格輪換可能即將開始。
OPEC:石油需求復蘇將集中在下半年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周四(3月11日)表示,石油需求的復蘇將集中在今年下半年,因全球冠病疫情大流行的影響揮之不去,不利于該組織及其盟友支撐市場。
據路透社報道,OPEC在月度報告中表示,2021年石油需求將增加589萬桶/日,增幅為6.5%,較上月的預估略有上調。但該組織下調了對上半年的預期。OPEC在報告中稱:“預計石油總需求將達到9,630萬桶/日,消耗將主要出現在下半年。”
OPEC表示:“今年的需求增長將無法彌補2020年的重大缺口,因為預計2021年全年的流動性仍將受到影響。”另外,OPEC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4.8%上調至5.1%,但認為疫情的影響將在上半年持續。
四大因素刺激鋁行業利潤走高
鋁的前三大消費領域,分別是建筑、電力和汽車。目前,四大刺激因素,驅動行業利潤走高。
1、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7年的電解鋁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紅利,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展現,4500萬噸產能紅線使國內電解鋁供給彈性逐步消失,隨著需求逐步增長,供需格局將日益緊張。
2、碳中和:碳中和目標有望驅動國內火電鋁產能壓制、成本提升,推動電解鋁產業能源轉型;其次,碳中和激發鋁材大量新興需求,加劇供需矛盾。與銅價走強邏輯不同,需求是驅動鋁價的核心:自20年3月鋁價低點至今,鋁價漲幅超過50%,需求恢復是鋁價上漲的驅動力,兩大需求端分別是新能源和光伏產業。
3、氧化鋁過剩:成本方面,氧化鋁并沒有進行供給側改革,在電解鋁產能急剎車后,氧化鋁持續處于過剩狀態。價格低迷背景下,氧化鋁企業繼續尋求低成本區域新建產能,2021年國內仍計劃新增氧化鋁產能820萬噸,遠超電解鋁增量,這將導致氧化鋁價格持續承壓,高噸鋁利潤的持續性較強。
4、中國掌握話語權:中國鋁土礦產量占比23%,僅次澳大利亞,中國氧化鋁產量占比55%、中國電解鋁產量占比56%、中國原鋁需求量占比56%,均為全球首位,這意味著全球的鋁供給和需求均被中國掌控。
考慮到電解鋁供給側改革+碳中和,再疊加全球通脹交易,電解鋁行業即將迎來噸鋁利潤最高和持續性最強的新時代。
超級周期放緩,CTA策略迎配置良機
進入2月份以來,A股先漲后跌市場出現大調整,而大宗商品普漲,商品期貨市場在2月份走出一波單邊行情,管理期貨策略上演大反轉。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從八大策略收益表現來看,1~2月CTA(管理期貨)策略平均收益4.50%,在八大策略中排名第一。
數據顯示,二月私募行業策略間呈分化態勢,商品市場在利率收緊的背景下逆勢上漲5.63%,凸顯危機阿爾法效應,宏觀對沖收漲2.49%,主觀期貨、組合基金、量化復合、套利策略、阿爾法策略漲幅均在1%左右,春節前后,股票策略微跌-0.34%,行業平均收益走弱。
據市場分析,由于商品市場行情與CTA策略的表現息息相關,若商品市場提供強勁的投資機會,相關商品期貨策略則呈上升趨勢。和股票投資不同,CTA策略是沒有牛熊市概念的,CTA策略賺的是波動率的錢,甚至當全球證券市場表現不佳時,CTA策略往往還能脫穎而出。
展望后市表現(綜合自各分析機構):
黑色系:
鋼材基本面方面,市場對于需求是否證偽的擔憂在產量回升、庫存卻迎來拐點的情況下明顯減退,本周螺紋鋼周度產量環比回升11.07萬噸,但社會庫存環比回落2.08萬噸,表明市場需求確實有一定恢復。若后期庫存拐點確立,則價格可能會觸底反彈。
鐵礦石供應方面,外礦發貨環比回落,且港口庫存增加也不明顯,疊加 05 合約盤面高貼水,所以價格可能會有反彈空間。但二季度之后礦石供應將會呈現季節性增長,且隨著高利潤的刺激,海外礦山特別是一些非主流礦開始陸續復產,疊加壓減粗鋼產量預期下,鋼材遠期供給收縮預期仍在,所以礦石價格中遠期下行壓力較大。 (東海期貨)
有色金屬:
近期鎳價的下跌由高冰鎳供應引發的市場悲觀預期主導,由于該項目投產預期在年底,未來純鎳需求支撐仍存,近期鎳價或震蕩企穩,后期滬鎳合約或形成近強遠弱的結構,鎳價定價邏輯或回歸原生鎳供需基本面。 (國貿期貨)
貴金屬:
拜登1.9萬億美元經濟刺激法案順利通過,將會繼續支撐貴金屬;其次,美國 2 月核心CPI回升不及預期或減緩通脹擔憂,從而令美債收益率上行節奏相對溫和,也會對金價構成支撐。
但美國就業市場繼續改善則對美元構成一定支撐,則限制了金銀的反彈;且歐央行并未提及收益率曲線控制手段,或意味著下周美聯儲也不會提及,美債收益率探底回升,疊加全球疫情改善和全球經濟復蘇勢頭強勁不斷打壓避險需求,也都對金銀構成壓制。 (國貿期貨)
農副產品:
美豆利多出盡豆油價格基本見頂。本周二晚上,美國農業部如期發布了 3 月份的月度供需報告。維持 2020/21年度美豆年末庫存預估與 2 月份報告持平至 1.2 億蒲式耳,未能達到報告前市場預期的 1.17 億蒲式耳,令市場略感失望。
美豆油價格的不斷上漲,主要受到了美豆國內庫存偏低以及巴西大豆上市時間推延的影響,本次農業部報告并未再對美豆數據做出修正。隨著巴西大豆收獲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及市場對美豆種植面積預期報告的關注,美豆價格未來將逐漸回落,從而推動美豆油價格不斷下行。 (方正中期期貨)
能源化工:
重申基本面對油價支撐的兩個因素,一是歐佩克主導減產節奏的背景下 3 月、4 月全球仍處于供不應求的格局中,即油價仍有向上的基本面支撐。二是EIA庫存端反映出裂解利潤大幅走強,成品油去庫加速,后續煉廠開工率的回升必然導致原油的煉化能力增加。因而對原油的需求有支撐。因此目前我們仍堅定原油趨勢看漲的觀點。
基本面來看,3 月乙二醇供需面仍然偏好,主要表現為進口貨量減少和需求端恢復速度較快。但是盤面當前估值已經偏高,向上的動力已不及以前。建議關注新產能投產和外盤裝置的重啟進度。若供應出現邊際增量的預期越濃,則價格越可能面臨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