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產業安全發展再響警鐘
已有人閱讀此文 - -8月4日9時25分,位于遼寧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一企業內的氫氣罐車軟管破裂爆燃,現場冒起濃煙,所幸的是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安全一直是石化行業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氫能行業被“新能源法”納入能源行列以來得到了快速發展。而此次事故的發生,再次為氫能產業發展敲響警鐘。近日,中國化工報記者就此次事件采訪了中國工業氣體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洑春干。
小部件也會造成大問題
據洑春干初步判定,此次事故是由于長管拖車卸氣軟管斷裂引發著火,進而導致輪胎燃燒并產生濃郁的黑煙。這與去年7月30日廣東東莞一化工企業氫氣充裝泄漏事故如出一轍。
“東莞事故的發生是在氫氣充裝過程中,因充裝金屬軟管突然斷裂而發生氫氣泄漏著火,導致正在充裝作業的2臺氫氣管束式集裝箱的管道、閥門等附件損壞及長管過火。”洑春干告訴記者:“該公司購買使用了一上門推銷的石化機械配件制造公司生產的金屬軟管,價格便宜,但充裝至7.5MPa壓力時就發生爆裂,是引發此次事故的最直接原因。這充分暴露出企業質量安全意識不強,隱患排查治理不深入,安全風險辨識不清,管控不到位,標準規范執行不嚴,現場設備和作業安全管理存在嚴重漏洞。”
“小部件也會造成大問題。”洑春干強調。我國《氫氣站設計規范》(GB 50177-2005)只對氫氣站、供氫站、氫氣罐與建筑物、構筑物、鐵路、道路的防火間距作了規定,而未對氫氣長管拖車的充裝系統和供氫系統的設置作明確規定。長管拖車軟管是一個小部件,對于氫能充裝、儲運、使用整個鏈條來說不可或缺。沈陽和東莞兩起事故的發生,要求行業采用合規的產品或部件,建立有效的應急救援機制。
加快完善氫能領域相關標準
事實上,2019年,挪威、美國、韓國接連發生加氫站爆炸事件,至今仍對氫能產業發展留有巨大的負面影響。洑春干介紹說,國外氫能產業發展程度與氫氣管理規范程度要高于我國,但目前國內尚未發生加氫站爆炸事故,因此要更加重視加氫站爆炸風險,以防發生事故后引起氫能產業重大倒退。
“歐、韓等地發生的氫能爆炸事故大都是由于設備原因造成。針對設備安全方面,我國市場監管總局特種設備監督管理總局規定,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必須經過‘三新’評審,通過評審后,方可進行型式試驗,然后才能生產、使用。因此我國氫氣承壓設備方面的事故發生較少,主要發生在氫能的使用環節。”洑春干告訴記者,針對我國氣體行業氫能領域發展實際情況,要進一步分析各種事故原因,制定、完善和細化氣體行業團體標準,不能照搬照抄國外的一些相關標準。
據介紹,發生事故的軟管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金屬波紋管,一種是橡塑軟管。軟管是裝卸氫氣過程中的重要部件,一旦操作不當,易造成裝卸軟管等連接部位拉斷,進而導致氫氣泄漏、燃爆等嚴重事故發生。
“目前,我國在氫能產業零部件方面的標準尚不完善。”洑春干告訴記者,氣體協會將進一步細化氫能產業零部件生產、制造、使用等方面的團體標準,規范零部件技術要求,并進行產品安全注冊,形成行業產品“紅名單”,對進入“紅名單”的產品在行業內進行推優,引導企業優先選用這類產品,既避免了低價中標帶來的產品不合規隱患,又可保證企業安全健康、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氣體協會已經在氣體安全、氣體設備、電子氣體、能源氣體、使用氣體、消防氣體、工業氣體、氣體儲運以及通用基礎9個方面,分別建立了氣體行業的團體標準;同時立足于氫能安全使用,已制定了《液氫》《氫能車輛氣瓶電子標簽應用管理規范》團體標準,并即將完成從氫氣長管拖車、氫壓機、加注機、車載系統到IV瓶、液氫杜瓦等氫能產業鏈的系列團體標準;另外針對氫能領域零部件方面的團體標準,氣體協會已制定《低溫波紋金屬軟管安全技術條件》《氣體充裝軟管安全技術要求》《氣體匯流排安全技術要求》等標準,其他相關標準也在加緊研究制定中。國家能源局也正加緊研究制定氫能方面的頂層設計和規劃。
提前找專家“把脈問診”
洑春干告訴記者,當前,氫能產業快速發展,新進入氣體行業氫能領域的一些企業,在不了解行業實際情況、未進行深入調研、未充分把關項目整體可行性的情況下,迫于項目建設周期短,急于新上一些項目,選用了并非十分適配的產品,往往會導致安全隱患的存在或安全事故的發生。
企業在新上一些項目的時候,要找真正懂行的專家到現場對項目“把脈問診”,給出指導意見,避免“該上的裝置沒上,不該上的裝置上了”,既增加了成本,又易造成生產事故。洑春干強調。
“在應對突發事故方面,目前仍有不少企業雖有應急預案,但缺少真正有效的應急處置措施。一旦事故發生,企業的員工將無從下手。”為保證氫能產業安全健康可持續發展,洑春干提出了6點建議:一是企業要依靠真正懂行的專家,在加氫站制氫、儲運、加氫、用氫等環節,進行充分的安全指導和評審,這樣在整個項目建設、試生產、投產過程中,避免資源浪費和隱患存在;二是進一步完善和細化行業標準規范,貼近企業需求,制定真正實用的氫能系列規范;三是企業只有在取得生產或經營許可證,以及充裝許可后,才能對外進行銷售;四是加強氣體行業產品的安全注冊,提升行業品牌,讓用戶了解、選擇具有行業安全注冊的產品;五是倡導企業對操作人員、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全方位安全培訓,提升員工的整體素質水平,使他們具備應急處置的能力;六是企業要積極了解國家和行業相關要求,多多參與行業組織的活動,進一步了解行業安全事故和政策法規最新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