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手套吃小龍蝦,為何還是滿手油?
已有人閱讀此文 - -消暑美味小龍蝦,奈何兩手油汪汪。
帶上手套不沾油,仍是黃粱夢一場。
目前正值吃小龍蝦的季節,在大快朵頤的時候,有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為什么我明明帶著手套吃小龍蝦,手套沒破,但手還是油膩膩的。
湖南科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陳建介紹,一般吃小龍蝦的手套是PE材料制成,也就是俗稱的聚乙烯,這是一種高分子材料,PE材料的分子結構是長長的鏈狀,和油的分子結構十分類似。在化學上,有個專業術語叫做“相似相溶”,是指分子結構相同的物質可以相溶,就像海綿吸水一樣,油可以“鉆進”PE 手套里,相互融入。而手套薄薄的,自然又從另一面擴散出來粘在了手上。
另外,如今的塑料制品為減少環境污染,有些已經采用易分解設計,所以塑料手套看起光滑,但也有微小的孔,這就是為了方便降解。而這也是油能滲進手套的原因。
這么說來,戴手套并不能保持手部清潔,以后要不還是直接上手?不!專家建議還是帶手套。
首先,油是少量滲入,效果還是比不戴手套好,更重要的是,PE手套可以防止吃到手上、指甲里的細菌。也就是說,你以為你帶手套是為了防油,其實是防細菌。
湖南省產商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的趙金堯研究員表示,針對PE手套,市場監管部門會檢驗總遷移量、微生物等,但在質量方面,對防油沒要求。也就是說,PE手套本來就沒義務幫你防油。
那么如何在吃小龍蝦的時候,不要讓手那么油膩呢?
以下做法僅供參考:
一是勤換手套。在油還沒來得及進入手套時,迅速更換下一雙手套。但缺點是費手套,不環保。
二是多帶幾層手套。根據油會滲透的原理,如果不想勤換,那就多戴幾層手套。缺點是手會很熱,油還沒進入手套,手汗已經讓你手套內壁黏糊糊了,而且也不環保。
三是手洗干凈。邊吃邊洗手。缺點是太費水,沒了大快朵頤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