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成本端變化——擴產周期影響簡析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導語] 2021年年中,伴隨浙石化二期、湖北三寧等裝置試車成功,自2020年開始乙二醇行業擴產周期的第二波產能投放高峰期正式到來。年中階段展望下半年乙二醇供需格局,整體來看其供應壓力將明顯增強,在此階段乙二醇行業成本端慢慢出現了一些變化。
圖1
2020年中國乙二醇新增產能495萬噸,產能增速接近46%,于此同時,盡管2020年乙二醇裝置因為利潤問題出現集中長停,但新裝置的產能釋放仍然令中國乙二醇產量出現了快速增長。2020年中國乙二醇產量880.63萬噸,較2019年增加128.26萬噸,增速17.05%。2020年乙二醇產量增長,主要來自大型的新裝置,包括恒力石化、浙石化、中化泉州、中科煉化在內的煉化一體化配套裝置,其運行穩定性要遠高于老裝置特別是早期投產的合成氣制乙二醇裝置。
2021年來看,中國乙二醇全年預計實際新增產能接近600萬噸,其中有380萬噸為一體化配套項目,主要包括衛星石化、浙石化二期以及古雷石化,因此2021年來看,產量增長的穩定性將進一步提升。
基于上述背景,在2021年來看乙二醇成本線對于價格支撐將出現一定減弱。之所以說成本支撐減弱主要的原因在于:成本因素對價格的利好作用一方面來源于物料成本價格上漲后,生產企業為保證足夠的加工利潤會選擇上調成品價格的形成將成本壓力向下轉移;另一方面來源于過低的利潤會導致生產企業減產/停產的預期增強甚至兌現。
圖2
然而2020-2021年投產的大多數乙二醇裝置為煉化一體化配套的下游裝置,此類裝置考慮的更多的是項目整體的盈利性,而非單套裝置的盈利能力,因此在乙二醇低價、低利潤階段,此類裝置產出下降的空間相對較小,這也是前面提到其運行穩定性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于近年來投產的合成氣制乙二醇裝置,由于目前尚處于項目運行的早期,設備折舊成本較高,過早的進行減產經濟性并不高。因此持續低利潤導致的乙二醇行業自發性減產,在現階段雖然仍然會出現,但對于整體供應減量的實際效果會被新裝置的投產抵消一部分。
此外,如衛星石化(乙烷裂解制乙烯)、建元煤焦化(焦爐煤氣制合成氣)、哈密廣匯(荒煤氣制合成氣),此類新裝置的實際物料成本要遠低于行業的平均水平。簡單來講,即伴隨新裝置的陸續投產,中國乙二醇行業的平均成本線是在逐步下移的,所以在乙二醇的新擴產周期,我們研判乙二醇的成本因素時,需要較以往進行進一步的調整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