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陜西高質量項目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系列
已有人閱讀此文 - -4月11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信息,就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二期煤炭深加工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進行公示。該項目作為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其中的節能降碳技術示范工程引人關注。
陜西是我國唯一將煤化工行業建設項目作為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的省份,2021年9月正式啟動推進此項工作。在確定的3個試點項目中,就包括中煤榆林二期項目。
據了解,該公司總體規劃360萬噸/年甲醇、120萬噸/年烯烴項目,其中一期項目已于2014年7月建成投產,二期項目(200萬噸/年煤制甲醇、75萬噸/年甲醇制烯烴)承擔了空分裝置蒸汽驅改電驅和半廢鍋加壓氣化工藝流程兩個節能降碳技術示范工程,旨在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近年來,中煤榆林能化公司堅持節能技改與管理并重,在節能降碳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為煤制烯烴行業樹立了標桿。記者采訪獲悉,該公司針對二期項目專門編制了《碳中和方案研究報告》,預計噸聚烯烴碳排放較一期項目降低35.7%,較行業平均水平降低30.68%。公司還在業內首次編制完成《碳平衡報告》,建立全生命周期產品碳足跡體系,并配套啟動二氧化碳綜合利用項目,與榆林城投佰盛化學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50萬噸/年液化二氧化碳也即將開工建設,實現源頭、過程和末端減碳。
在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3個試點項目中,還包括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在建的煤炭分質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項目。
該項目一期工程,即180萬噸/年半焦(煤)制乙二醇、120萬噸/年煤中低溫熱解及50萬噸/年煤焦油加氫項目今年將陸續建成投產。同時,陜煤榆林化學還超前謀劃了千萬噸級二氧化碳減排工程,以最大限度減少碳排放。其中400萬噸/年碳捕集與封存(CCS)示范項目被列為2022年陜西省級重點項目。
“400萬噸/年CCS示范項目是千萬噸級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項目的先期啟動工程,將打造西北地區二氧化碳減排的國家級示范工程。”榆林化學公司副總經理、戰略市場部經理謝武強對記者說,CCS示范項目占地960畝,將化工生產裝置產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后壓縮至超臨界狀態,通過管道運輸封存在3000多米深的鹽井里。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可研編制,正在開展方案設計及現場試驗。
此外,榆林化學堅持節能減排技術開發與示范,還將配套建設3GW新能源發電、3萬標準立方米/小時新能源制氫裝置,以減少鍋爐及半焦氣化產生的碳排放;引進尿素法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碳酸乙烯酯(EC)等固碳生產工藝,對二氧化碳進行資源化利用。
陜西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為主,在“雙碳”“雙控”背景下,實現能耗控制和碳減排目標面臨較大挑戰。前不久,陜西省發改委出臺《陜西省“兩高”項目管理暫行目錄(2022年版)》,以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記者采訪了解到,因能耗指標難以解決或能評手續辦理進展緩慢,個別重點項目至今遲遲無法復工,建成的新裝置無法試生產。除在建的重點項目外,陜西一些企業“十四五”期間還擬建千萬噸煉油、煤制油等大型項目。
面對經濟發展與能耗“雙控”的矛盾,業內專家認為,加快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項目的含“綠”量,實現高碳資源低碳化發展是最佳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