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谷綠灣做足預案,做好核酸大檢測
已有人閱讀此文 - -4月4日,上海在全市范圍開展全員核酸檢測。下午3點前,上海碳谷綠灣產業園要完成近240余家企業約6000名駐廠員工的核酸檢測。時間緊、任務重,既要分時分批有序,保證企業穩定生產,又要確保“不漏一企、不落一人。”
為做到核酸篩查人員不聚集,在前幾輪核酸篩查和抗原檢測結束后,園區班子領導和疫情防控志愿者第一時間復盤篩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一步優化核酸篩查工作細則,抓好工作落實。例如,不斷升級改造園區漕涇鎮片區和金山衛鎮片區的6個核酸檢測點。
一是檢測地點由室內改為室外園區秋實路上,空間大、空氣流通性強。二是排隊通道直通采樣臺,每個通道之間設置了志愿者通道,志愿者在專道上來回巡邏,維持秩序,檢查登記碼,提高檢測效率。三是隔離距離由原來的1米改為2米,現場張貼隔離警示標語,并且在排隊入場道路設置物理分隔。
園區成立8個防疫小組,每組負責近30余家企業,自3月28日第一次核酸檢測至今,園區60余名志愿者和6000余名企業員工已經有了一個星期的實戰經驗,這次核酸檢測,可以說是“熟能生快”。
“檢測前一天晚上,企業讓每位員工把登記碼截圖,并且替沒有智能機的老人提前將登記碼打印出來。幾輪檢測下來,企業非常清楚自己在哪一時間段,都會提前做好準備,所以現場一次比一次通暢,每次的實際檢測時間也比預期時間提前。”園區志愿者說。
封控管理下,園區強化統籌協調,確保“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精準防控”,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企業生產運行的影響。
一是科學檢測保生產,合理輪班穩定有序。近日,園區各道口封閉,人員車輛不進不出,企業根據實際情況,穩步實施減產、限產等措施,并組織安排工作崗位輪班事宜,確保工作人員合理輪班交接,嚴禁“一班到底”。二是上門服務保安全,封閉管理不落一人。對上海金山環境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等4家閉環管理的企業和建筑工地(上海鋅鐿金山新材料供應產業鏈基地)共約900人,分批分時上門進行核酸檢測,在保障企業和工地正常運行的同時,確保全員核酸檢測不漏一企、不落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