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能制造人才培養基地落成
已有人閱讀此文 - -近日,上海2021智能制造規劃師/咨詢師培訓班開班,上海市工商外國語學校智能制造人才培養基地落成。據介紹,上海將依托智能制造人才培養基地,每年培養200名智能制造規劃師/咨詢師,為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提供跨領域、高素質人才支撐。
上海市經信工作黨委書記沈軍出席開班儀式。沈軍表示,此次培訓班開班以及人才培養基地的落成,是統籌政府、學校和企業資源、深度融合產教的結果,是將數字化背景下的產業需求融入到職業教育當中,聯合職業教育進行人才培養體系的有益探索。上海市工商外國語學校智能制造人才培養基地也是首個上海市中職校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在當天活動中,來自同濟大學、上海交大、中國商飛、IBM中國等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領軍企業的相關智能制造專家被頒發聘任證書。據介紹,培訓內容包括智能制造關鍵技術體系、智能制造規劃和應用實施方法、數字化與信息化技術及應用、工業大數據技術及應用、數字化車間互聯互通與集成、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5G技術與邊緣計算等。
去年,上海市經信委等6部門聯合發布《上海市建設100+智能工廠專項行動方案(2020~2022年)》。根據《行動方案》,上海鼓勵企業設立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崗位,依托智能制造人才培訓基地,開設智能制造工程技術系列培訓,分批次培養200名智能制造規劃師/咨詢師;開展優秀智能制造規劃師/咨詢師評選活動。鼓勵產教深度融合,推動企業和學校聯合建立智能制造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
《行動方案》提出,計劃3年內推動建設100家智能工廠。其中,綠色化工及新材料行業(建設10家),聚焦企業在質量控制與溯源、能源需求側管理、節能減排及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智能化升級;打造10家標桿性智能工廠,培育10家年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1~2家超過100億元)具備行業一流水平的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商,搭建10個垂直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去年12月,上海市經信委認定授牌了首批20家上海市智能工廠,歸屬于綠色化工、新材料行業的上海華誼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華誼新材料智能工廠入選。隨著《行動方案》的推動落實,行業特別是石油和化工等流程工業對智能制造人才的需求愈發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