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跌至一周新低,但OPEC+或無法改善供需緊平衡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周四(7月15日),國際油價進一步擴大上日開啟的跌勢,因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主要產油國達成妥協的消息令投資者為供應增加做準備,美國上周燃油庫存上升則引發外界對美國需求的擔憂。
北京時間15:19,NYMEX原油期貨下跌1.07%至72.17美元/桶;ICE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1.15%至73.90美元/桶。兩市均創一周新低,分別至71.93美元/桶和73.70美元/桶。
在有報道稱沙特和阿聯酋達成妥協后,兩大市場隔夜分別下滑3.03%和2.37%。此舉應有助于達成向緊張的石油市場供應更多原油的協議,并為飆升的油價降溫。
消息人士稱,利雅得同意阿布扎比的要求,從2022年4月起,將阿聯酋的產量基線設定為365萬桶/日,高于目前的316.8萬桶/日。同意上調阿聯酋的產量基線,為將整體協議延長至2022年底鋪平了道路。
OPEC+尚未就產量協議做出最終決定。目前尚不清楚其他國家是否也會調整產量基線。OPEC+產油國表示,他們將在適當的時候決定下一次會議的新日期。
新加坡Phillips Futures高級商品交易員Avtar Sandu表示:“市場不愿冒險。無論如何,當前油價處于超買狀態,因此交易員可能希望在協議落實之前撤出一些倉位。”
本月早些時候,在阿聯酋反對將減產協議延長八個月至2022年年底之后,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包括俄羅斯在內的盟友(OPEC+)之間的產業政策談判破裂。
OPEC+去年同意創紀錄減產近1000萬桶/日,以應對疫情引發的需求下滑。隨著限制措施逐漸放松,減產規模逐漸縮小到目前的約580萬桶/日。一些投行表示,即使OPEC+最終達成一項在2021年底逐步提高產量的協議,全球石油供需仍將保持緊俏。
花旗銀行表示:“由于面臨物流運輸瓶頸,OPEC+增產將被證明為時已晚,無法改善全球石油供求緊平衡。”該機構并補充說,布倫特原油有望在短期內觸及80美元/桶。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原油庫存連續第八周下降,美國經濟恢復活力繼續推動燃料需求上升。但原油庫存的大幅下降對提振油價作用不大,因為交易商關注的是石油總庫存自6月初以來首次上升。
不過,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周四報告稱,其煉油廠6月份的原油加工量創歷史新高。而由于重啟2015年核協議的談判要到8月中旬才能恢復,伊朗石油供應迅速重返全球市場的前景被推遲。這些緩解了油價的部分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