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社消零售總額10.5萬億 全年經濟有望保持穩中向好態勢
已有人閱讀此文 - -4月16日,國新辦舉行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透露,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4931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8.3%,我國經濟恢復穩定。
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兩年平均增長3.4%;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5%,環比增長2.01%;服務業穩定恢復,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房地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2.1%、21.4%,兩年平均分別增長6.6%、6.8%;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95994億元,同比增長25.6%,環比增長2.06%;貨物進出口總額84687億元,同比增長29.2%,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7593億元;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持平;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0元,同比名義增長13.7%。
同時市場銷售逐步改善,網上零售快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穩步恢復,高技術產業和社會領域投資增長較快,貨物進出口增勢明顯,貿易結構繼續改善。
消費市場快速恢復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透露,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221億元,同比增長33.9%,兩年平均增長4.2%。從數據來看,今年以來,消費市場延續了上一年逐季恢復的態勢,呈現恢復性較快增長。具體體現在商品零售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網上銷售增勢良好、以及餐飲、線下消費等前期受到制約的一些消費領域快速恢復等三個方面。
一季度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0.4%,兩年平均增長4.8%。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全部18個類別商品零售額增速均超過10%,其中體育娛樂用品類、通信器材類等8類商品零售額兩年平均增速都超過10%。
一季度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兩年平均增長15.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比達到21.9%。
3月份,餐飲收入兩年平均增長達到0.9%,從2020年以來首次月度規模高于2019年同期。從線下消費看,一季度限額以上零售業實體店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2.2%,兩年平均增長4.5%,比1-2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說明線下消費也在快速恢復中。
從湖北的一些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來看,主營業務為超市、百貨的鄂武商A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業績同比扭虧為盈,報告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億元至2.8萬元。主營業務相同的中百集團第一季度的業績預告同樣顯示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同期扭虧為盈。在做好超市、百貨的同時,這些企業同樣開始大力推進線上線下(68.630, 0.42, 0.62%)融合,向網上銷售、直播帶貨、O2O到家等業務領域進行延伸。
劉愛華提到,同比增速因受上年同期基數影響,增長較快;另一方面,消費環境持續改善帶來居民信心增強;居民收入的回升帶來消費能力穩步提升;擴內需促消費政策的帶動,帶來重要商品銷售保持增長,都是推動一季度消費市場呈現快速恢復的原因。
全年經濟有望保持向好態勢
劉愛華介紹,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21年全年經濟增速進行修訂,把中國全年經濟增速提高到8.4%,預測結果調整顯示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全年經濟發展信心和期望。我國全年經濟有望保持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態勢。
劉愛華表示,不管是從經濟內生動力、供給的質量,還是從市場主體的活力來講,都在改善加強之中。這些領域的恢復態勢和中國經濟長期擁有的物質基礎雄厚、產業體系完整、人力資源豐富等長期優勢結合在一起,可以很好將供需兩方面因素結合在一起,同時注重為微觀主體紓困,所有因素綜合在一起,對全年經濟保持目前的恢復態勢是充滿信心的。
內生動力方面,一方面消費在居民收入增加、消費環境改善、政策效應釋放的推動下穩步回暖,如前期受到制約的住宿餐飲等行業正在逐步改善,3月份當月餐飲收入首次高于2019年同期,已經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另一方面,投資結構不斷優化,一季度高技術投資和社會領域投資兩年平均分別增長9.9%和9.6%;隨著政策、項目、資金等各項要素支持的逐步落地,后續的投資有望保持穩步恢復態勢;3月份當月進口同比增長27.7%,是今年以來首次高于出口增速,這說明內需恢復勢頭在不斷鞏固增強。
從供給的質量看,產業結構轉型在持續推進,高技術產業生產和投資高于平均增速;產能利用率不斷提高,一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達到了77.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9.9個百分點。服務業穩步恢復,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8.3%,高于第二產業21.1個百分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9%,繼續發揮著增長主動力作用。
今年以來,宏觀政策繼續為市場主體紓困,保持必要的支持力度。優化和落實減稅政策,幫助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市場主體快速增長,日均新設市場主體都呈現了兩位數增長,企業預期也是穩中向好,這都說明了市場的活力在持續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