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成都再出新政!
已有人閱讀此文 - -1月22日,市政府網站公布了《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助推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提高生活垃圾分類實效。2020年3月1日,《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成都垃圾分類將步入法治化、系統化、常態化軌道。統籌部署、加快推進、全民參與,成都再出新政。
根據《意見》,成都將以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為目標,破解生活垃圾治理難題,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構建全過程分類、全社會參與、全鏈條引育、全市域統籌,以法治為基礎,黨委領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市場運作、城鄉統籌、循序漸進的生活垃圾管理體系,全面提高生活垃圾分類實效,推進高質量發展、高水平營城和高效能治理。
到2025年,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
《意見》指出了總體目標,按照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發展的思路,通過實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運輸、分類利用、分類處理,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成為社會新風尚,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加快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助推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
《意見》也明確了階段目標。
到2021年2月,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體系,顯著提升分類處理能力,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90%以上、焚燒處置能力達1.8萬噸/日、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示范。
到2022年,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更加完善,社會參與氛圍更加濃厚,分類投放準確率不斷提升,居民小區分類實效達標驗收合格率達70%以上,垃圾分類產業逐步壯大,焚燒處置能力達2.12萬噸/日,廚余垃圾處理能力達2000噸/日,形成廚余垃圾“集中規模化+分布小型化”處理模式。
到2025年,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形成全民自覺分類的良好氛圍,城鄉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顯著提升,垃圾分類產業鏈更加完備,建立“統籌城鄉、全民參與、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發展”的生活垃圾分類成都模式。
四項重點工作17項細致舉措
在堅持全過程分類,著力完善生活垃圾分類體系方面,成都將通過實施源頭減量、推進分類投放、嚴格分類收運和強化分類處理來進行落實。其中包括規范生活垃圾收運市場管理,整合社會收運服務資源,配足四類垃圾運輸車輛,提升分類收運能力,統一圖文標志;將生活垃圾分類設施納入專項規劃,保障用地供給;推進生活垃圾綜合處置中心、大件垃圾拆解中心、廚余垃圾綜合利用處置中心和集回收、分揀、中轉、就地處置等功能為一體的“靜脈家園”建設;優化社區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及綜合利用基地布局,完善回收利用體系;開展生活垃圾轉運站達標建設,完善大件垃圾、廚余垃圾等處理體系,探索商業綜合體、農貿市場等廚余垃圾就地處理等具體舉措。
在堅持全社會參與,著力培養市民群眾分類習慣方面,成都將深化試點示范。堅持成建制、整體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工作思路,以示范創建為抓手,深化生活垃圾分類示范街道(鎮)、社區(村)和小區(院落)建設,提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效。將健全宣傳網絡,縱向建立市、區(市)縣、街道(鎮)、社區(村)四級宣傳動員機制,橫向建立社治、教育、衛生及工青婦等部門組織動員網絡,形成良好的宣傳氛圍。還將通過開展校園教育、建立獎懲機制、強化基層治理和推進城鄉統籌等方面有具體舉措。
此外,成都市還將堅持全鏈條引育,著力發展生活垃圾分類產業。我市將明確發展重點,以固廢處置設施建設、裝備制造、環衛作業、再生資源利用及新能源、物聯網、大數據應用為重點,強化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行業組織協作,引導金融機構加大生活垃圾分類原創技術產業化支持力度;實施傳統固廢、環衛設施設備升級改造計劃,推進環衛固廢管理服務信息化建設。我市還將制定發布生活垃圾分類產業發展機會清單和重點項目清單,鼓勵社會資本創新商業模式,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產業投資;也將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產業整合與集聚,打造固廢處理產業功能區。
再次,成都市還將堅持全市域統籌,著力強化其他固廢協同處理。加強危險廢物規范管理。完善危險廢物管理制度,落實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全過程監管職責,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規劃建設,提升危險廢物規范處置能力。深化工業固體廢物治理。推進傳統工業升級改造,全面提高工業產品技術和能效環保水平,推進源頭減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打造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工業能源綜合利用基地和產業園區,提高工業固體廢物循環利用水平。統籌農業固體廢物治理。探索構建“市場主體回收、專業機構處置、公共財政扶持”的農業固體廢物治理機制,嚴格落實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要求,鼓勵研發、生產、使用可降解的農用薄膜等,強化秸稈、畜禽糞便及廢棄農用薄膜等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嚴防農業面源污染。加強建筑垃圾綜合利用。按照“源頭減量、規范處置、資源再生”的原則,強化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產品研發和推廣,發展綠色建筑,因地制宜推行裝配式建筑,嚴格執法監管,完善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利用體系。
《意見》提出,鼓勵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獎勵機制,推動建立“綠色賬戶”等,給予正確投放的市民、家庭積分獎勵;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激勵辦法,落實生活垃圾分類激勵專項補助資金,對生活垃圾分類和綜合利用成效顯著的個人、家庭、單位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逐步將公共機構、在蓉企業生活垃圾分類情況納入信用管理,激勵全社會主動參與。
同時,成都將以社區(村)為單位,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基層治理制度,將生活垃圾分類情況作為社區(村)評優評先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