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破解小微企業危廢處置難題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為徹底解決企業危廢儲存不規范、轉移不及時等問題,蘇州市從2019年開始,探索危廢集中收集體系新模式,并成立全省首個小微企業危廢收集平臺,為小微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切實消除危廢安全隱患。該危廢集中收集體系已在蘇州高新區、昆山市等地推廣。
一、小微企業危廢處置難
裝有機溶液的容器、用過的廢油、廢棄的線路板、熒光燈管……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難免會產生這些危廢。它們種類眾多,但數量不大,這導致了這些危廢很難處置。園區小微企業危廢收集平臺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危廢行業是特許經營的,有細分的經營范圍,比如園區一家汽車部件生產企業會產生化學品包裝容器、油水混合物、廢棄線路板和熒光燈管等四大類危廢。如果這家汽車部件企業自己去找危廢處置單位,那就要找四家。包裝容器要焚燒;油水混合物需要水處理;線路板需要回收利用,是單獨的經營范圍;而熒光燈管由于含汞,又屬于另一個經營范圍。”然而,即便該汽車部件企業找到了四家危廢處置單位,也不一定能順利處置。“一家企業的危廢數量太小,有些不到1噸,但危廢處置單位一般都是20噸的半掛車來拖的,成本很大,少量危廢很可能被拒收,或者要出高昂的起步價。一種危廢可能就要一兩萬元。”該負責人解釋道。
二、建立危廢“中轉站”
小微企業很容易出現危廢轉移不及時等問題。這些企業在儲存危廢時,往往因缺少專業知識和設備,不能規范儲存,形成安全隱患。蘇州工業園區相關單位負責人說,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他們探索設立了一個危廢“中轉站”,由一家有資質的單位統一將這些小量、零散的危廢集中收集起來,再統一交給各危廢處置單位。通過“化零為整”,既解決了小微企業的危廢隱患,也降低了這些企業處置危廢的成本。在相關部門的努力下,2019年,蘇州工業園區成立了全省首個小微企業危廢收集平臺。目前,該平臺已與800多家小微企業簽約,為其提供危廢收集服務。該平臺在收集危廢的同時,還為小微企業提供相關配套服務,比如指導企業進行危廢申報、提供儲存容器等。蘇州工業園區有很多生物醫藥企業。為了更好地服務這些企業,小微企業危廢收集平臺在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園試點建設一站式服務中心,安排專員現場值班,為產業園內50多家藥企提供一站式服務。俞文雄介紹,他們還開發了微信小程序,各簽約企業有收集需求時,只需在微信上“下單”,他們根據第二天的單量,安排收集車輛和線路,挨家挨戶收集。在蘇州工業園區試點成功的基礎上,今年,我市全面推進危險廢物小微企業收集體系建設,昆山市、蘇州高新區先后建成小微企業危廢收集平臺,可基本滿足區域內小微產廢企業的需求,實現危廢“就地分類收集、安全及時轉移和實時全程監控”的全過程規范化監管。據統計,截至2020年11月,三家平臺共服務企業1055家,收集各類危廢1018.3噸。
三、打造聯動工作機制
為了全方位解決企業危廢隱患,今年,蘇州市應急管理部門與生態環境部門積極落實江蘇省危廢監管聯動機制,已落實項目源頭審批、危險廢物監管、環境治理設施監管、聯合執法、聯合會商等五項聯動工作機制。在聯動監管方面,應急管理部門將“危廢檢查”增加到現場核查內容中去,并將相關情況移送生態環境部門。生態環境部門也會在日常環境監管中,將發現的安全隱患線索及時移送應急管理部門。下一步,計劃將應急管理專家庫與生態環境部門共享,以全面提高監管的專業性,切實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消除危廢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