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產能爆發!今年新增13.5萬噸,亟須下一個風口級應用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PLA產能爆發,階段性供過于求
隨著馬鞍山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1萬噸PLA裝置2023年1月投產,普立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萬噸PLA裝置預計2023年6月投產(采購請電姚部長13338037733),山東壽光巨能金玉米開發有限公司2萬噸PLA裝置也預計2023年6月初投產,廣東思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000噸PLA項目5月建成預計8月投產,聯泓新科子公司江西科院生物4萬噸PLA裝置預計2023年底投產,屆時我國PLA產能將進一步擴大,新增產能達到13.5萬噸。
另一方面,國外廠家為占領國內市場,采取低價銷售策略,2023年一季度PLA平均進口價格跌破2萬元大關,約為1.9萬元/噸,較2022年第四季度環比下降17%,目前PLA國內市場銷售價格為1.9萬-2.3萬元/噸。2023年4月PLA進口價格略有回升,至2.03萬元/噸,但當月進口量環比下跌9%至1747噸。
出口方面,國內廠家出口價格呈現波動下跌趨勢,1-4月出口單價分別為2.08萬元/噸、2.00萬元/噸、2.224萬元/噸、1.89萬元/噸。
拉長周期來看,PLA進口2022年前4個月為6389噸,2023年前4個月為6871噸;PLA出口2022年前4個月為3308噸,2023年前4個月為2914噸。進口數量上漲,出口數量下跌,說明國外廠商今年的低價策略取得成效,搶占全球市場份額,國內廠商出口受阻。
而在PLA的下游消費市場中,PLA的主要消費領域是包裝材料,占總消費量的66%左右;其次為生物醫學領域,約占總消費量的28%。但由于限塑政策執行不及預期,包裝材料對PLA的消耗增長速度緩慢,PLA呈現階段性供過于求的局面。于是,為PLA尋求下一個風口級應用市場,成為行業當下之急。
PLA纖維,下一個風口級應用
PLA纖維融合了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的優點,無論在加工過程中還是最終的具體應用,其優異的性能均能很好地保持。這些優異的性能包括:可生物降解、優異的觸感、導濕、回彈、耐燃、以及抗污性能等。
其實,PLA聚合廠家都在密集布局PLA紡織纖維項目:
安徽豐原從2020年就開始布局PLA紡織纖維,其子公司安徽豐原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2020年3月31日直接更名為安徽豐原生物纖維股份有限公司,豐原生物纖維公司旗下更衍生了上海檸檬樹服飾有限公司(2021年11月成立)、北京豐原檸檬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8月成立)等服飾、床上用品的制品公司;
為培養下游市場應用,豐原集團無條件免費提供給紡織、服裝、塑料制造等相關合作企業,在豐原總部蚌埠周圍也形成了PLA纖維紡織產業群,例如蚌埠仁合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蚌埠衣萬家紡織有限公司等,周邊還有安徽元夢生物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另一個聚合廠家同杰良在PLA投產之前,已經建成全球首條萬噸聚乳酸短纖(復合纖維)專用生產線,并于2021年10月成功投產。
就連前央視“名嘴”郎永淳也在2023年4月份涉足PLA纖維——成立美安聚乳酸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并計劃5年內在北交所上市;該公司的關聯方富之島老板認為,PLA纖維未來表現一定亮眼。
由此,我們有理由相信,PLA紡織纖維將成為下一個風口級應用。
目前全球塑料產量約4億噸/年,化纖產量約為1億噸/年。中國消耗量約為1.6-1.8億噸/年(其中塑料1.1-1.4億噸/年,化纖約5500萬噸/年)。如果石油基化纖、塑料中10%被生物基材料替代,全球生物基材料需求量將超過4000萬噸。
與傳統石化基的聚合物相比,PLA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性。由于PLA來自生物基,因此PLA在減碳方面效果顯著,碳排放比傳統化石基塑料減少68%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