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擬大幅調高高耗能企業電價 氯堿行業或將全面虧損
已有人閱讀此文 - -浙江省發改委正在就調整高耗能企業電價征求意見。5月19日《中國化工報》記者對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采訪時獲悉,電價提高0.172元/千瓦時,將對已優于全國標桿水平的浙江氯堿企業造成較大影響,甚至導致全面虧損。協會建議電價進一步市場化時,應將產業鏈特點、企業能耗水平予以綜合考慮。
根據浙江省發改委披露的《省發展改革委 省能源局關于調整高耗能企業電價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及起草說明,浙江省將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等5大類17小類(氮肥制造、磷肥制造暫不納入)的高耗能企業執行電價加價。具體調價幅度為:自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電價提高0.172元/千瓦時;從2023年起,上述高耗能企業電價由市場化交易決定,且不受上浮20%限制。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副會長張旭告訴記者,化工企業中受電價上調影響最大的是氯堿企業。目前浙江6家氯堿企業總年產能220萬噸,全部采用單臺槽2萬噸及以上的先進離子膜技術。其生產的氯氣、堿、氫氣為所在園區及企業本身下游產品配套,不存在過剩產能,且能耗水平均優于《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中規定的315千克標煤/噸。
張旭表示,電價提高0.172元/千瓦時,將有可能導致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的浙江氯堿行業變為全面虧損。且此次電價調整政策只在浙江省范圍內,并不牽涉其他氯堿大省,將直接影響省內下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并間接影響這些優勢企業在全國的競爭力,并不能達到促進行業內優勝劣汰的初衷。現在又處在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的生產經營將會更加困難。
據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氯堿分會秘書長孫志欣介紹,氯堿產品種類多,關聯度大,其下游產品達到上千個品種,廣泛應用于農業、石油化工、輕工、紡織、建材、電力、冶金、國防軍工等國民經濟各命脈部門,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浙江的氯堿企業目前全部在正規化工園區且能耗水平全國領先。政策調整時,應在考慮電力部門成本的同時,也對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其他產業鏈的特點予以考慮,否則將對多個下游產業造成不利影響。”
據了解,浙江省化學行業近年來持續大力淘汰落后產能,高耗能產品的產值占比已從上世紀末的15%降至2021年的2%。同時,通過積極扶持高新產業、鼓勵民營企業進入石化領域并向上游原料領域進軍等措施,近幾年浙江化工行業平均利潤率保持在7.7%~7.9%,明顯高于全國行業水平,利潤也一直在全國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