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擊穿6.7!出口型外貿企業受益明顯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在美聯儲加息和縮表落地后,人民幣對美元延續跌勢。5月6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開盤報6.6650,隨即跌破6.67、6.68和6.69關口,并逼近6.70關口,較前一交易日下跌一度超過700個基點,再度創下2020年11月以來的新低。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的跌幅一度超過5%。更多反映國際投資者預期的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同樣走低,5月6日接連跌破6.69、6.70、6.71、6.72和6.73關口,較前一交易日下跌超過500點。今年以來,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超過5.7%。
人民幣匯率何時企穩?
受出口承壓、中美利差收縮甚至倒掛等內外部因素影響,人民幣匯率短期內仍有進一步貶值的壓力。不過,隨著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彈性的不斷增強,目前外匯市場情緒較為穩定,多數機構認為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概率較低。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認為,“預計未來幾個月內人民幣對美元會進一步走弱,年底達到6.9。由于近期美元保持強勢勢頭,中國出口和經濟走弱,人民幣對美元在年中可能突破7這個關口,不過年底應該重新回到7以內。”
東北證券研報認為,人民幣貶值空間或較有限。一是在二季度美國密集加息、縮表落定之后,美元指數預計會逐漸走弱;二是隨著國內穩增長政策的落地,預計經濟在二季度內能逐步改善,下半年經濟增速有望小幅回升;此外,如果出現人民幣匯率持續快速大幅貶值,央行或會繼續出臺相關政策干預。
央行5月6日發布的政策研究文章表示,我國已形成一套適合國情的結構性貨幣政策體系。下一步將繼續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不斷總結優化結構性貨幣政策體系,把握好結構性貨幣工具投放流動性總量,實施好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措施。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相配合,共同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激發市場增長動能,更好地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實現穩增長目標。
出口型企業受益明顯
匯率調整雖然對市場造成沖擊,但從行業層面看,海外業務多、出口型企業,在人民幣貶值的背景下,有利于提升出口競爭力。即通過匯率變化拉動收入,進而修正業績,主要包括紡織服裝、家電、機械設備、電子、通信等。
不少企業表示,人民幣貶值對公司會有積極的影響。有企業表示,人民幣貶值對出口業務有利,公司的外貿業務也有望因此受益。還有企業表示,公司出口結算以美元為主,人民幣貶值可降低公司匯兌損益,對公司出口業務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與此同時,隨著人民幣匯率快速回調,出口企業結匯意愿明顯增強。據外匯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按美元計價,銀行結匯6603億美元,售匯6015億美元,結售匯順差587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當前境內主體外匯存款在7000億美元以上,這也屬于歷史高位。企業通常會擇機結匯,“逢高結匯、逢低購匯”的理性交易行為,可以有效平抑部分匯率調整,有助于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和外匯市場平穩運行。
外貿企業當前應當注意什么?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表示,全球對中國商品的依賴還在增加,在當前疫情發展、俄烏沖突、匯率波動、全球經濟恢復都不確定的情況下,中國這個全球世界工廠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中國外貿企業應抓住這個機遇,主動出擊拿好、拿滿、拿住訂單。
一方面,要對內加大經營管理練內功。人民幣貶值是把“雙刃劍”,可以使得以本幣計價的進口商品和服務變貴,對于原材料進口企業來說,成本可能會變得更高。企業應持續關注匯率波動情況,對外加強成本核算。
另一方面,全力了解當地市場規模,把握當地客戶對產品數量、規格和供應條件等要求。在此基礎上,做出整體的價格判斷,盡可能提高客戶轉化和下單成功率。同時,優化生產布局,加快新品研發動力,促進產品轉型升級,避免國外客戶的訂單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