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時評】人才引領須深化
已有人閱讀此文 -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重點審議了《國家“十四五”期間人才發展規劃》,再次明確人才引領發展戰略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化工行業發展正面臨理念大變革、產業大重構、結構大優化、市場大拓展、產品大衍生的新挑戰和新機遇,加快培養和造就一批滿足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需要的素質優良、專業精湛的人才隊伍,既符合國家人才引領發展戰略,也是破解行業發展難題的必然。
多年來,我國化工人才隊伍發展壯大,化工科技實力顯著提升,但從化工裝置運行水平、設備效率、核心技術和社會責任等層面看,與化工強國比我們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從效率視角分析,無論“三廢”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還是全員勞動生產率、資產收益率、產業鏈衍生開發價值增值率等都明顯落后。在科技創新方面,國內擁有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以及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專精特新”產品數量和市場占有率,與跨國公司比較也相去甚遠。顯而易見,無論是在戰略層面還是實戰層面,牢固確立人才引領化工發展戰略勢在必行。
聚焦人才引領戰略主題,筆者提出幾點建議。
最為必要的是應在全社會普及化工知識,讓全民增強對化工重要性的認識。缺失化工情懷、談化色變已成為化工人才培養的“攔路虎”。因為對化工企業在安全、環保、職業健康等方面的顧慮,高等院校和職業學校的化工專業面臨生源緊張的問題。向社會公眾普及化工知識,引導全社會放下對化工固有的偏見,對培養高素質化工人才尤為重要。
最為關鍵的要堅持重點布局、梯次推進,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尤其應在“專精特新”化工新領域引進高端人才,為化工高端科研人才提供孵化平臺,加快形成戰略支點和雁陣格局。還要實施以國際一流人才為引領的化工高科技領域進口替代戰略,以著力培育化工新的增長極。
最為急迫的是在企業內部進一步優化人才結構,解決制約化工高質量發展的專業人才缺乏和專業不匹配、不適應等問題。要把人才培養的著力點放在基礎研究人才的培養上,為他們提供長期穩定的支持和保障。在化工產業向中西部轉移時,無論是化工操作工,還是安全、設備、自動化、環保及特種作業的專業人才都嚴重短缺。應通過外部引進和委培或校企聯合開辦化工緊缺專業學歷班等方式,加快化工急需人才的培養。這不僅有助于人才結構的優化,還利于化工行業綠色轉型。
最為重要的是在推進化工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數據化、智慧化過程中,重視專業人才配備。特別是新能源、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出現,以及安全、環保信息化平臺的維護、“三廢”治理設施操作及管理等,更需要與之匹配的大批專門人才。
最為基礎的是應將高素質人才相對集中的化工科研院校的人才資源與化工企業科研緊密結合,以短板技術攻關和前瞻性技術創新為主線,著力解決企業重大科研難題。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為各類人才搭建干事創業的平臺,掃除影響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
總之,只有重視培養高素質的化工人才大軍和創新隊伍,培養學習型、創新型和工匠型的行業領軍人才,才能形成驅動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