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出第一步!美國重估部分中國商品關稅,加征成本全被美國消費者埋
已有人閱讀此文 - -美國政府邁出了對逾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被加征的關稅進行評估的第一步,以防此類關稅在7月開始自動到期。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周二(3日)稱,正在通知受益于這些關稅的國內行業代表它們可能在加征四周年之際結束,且其有機會申請延長實施。如果收到要求繼續加征的申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對關稅行動進行評估。
拜登政府官員在與記者的電話會議上說,如果收到申請,評估將包括所有批次的關稅。
貿易專家認為,受益于關稅的國內行業很可能會要求保留這些措施。拜登政府官員表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正向約600個受益于關稅的利益相關方發送關稅即將到期的通知。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動用1974年貿易法的301條款,從2018年7月起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關稅。該法律也要求對此進行“必要性審查”。
延期申請必須在7月6日首批關稅生效四周年之前提交。如果收到一個或多個申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在7月6日后發布另外一項通知,宣布關稅延期并啟動評估。所有感興趣的人士將有機會發表看法。
評估需在關稅原定結束日的60天內進行,也就是對第一批340億美元中國商品開始加征關稅的7月6日。
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和2019年通過四次不同的行動加征了關稅。
美國面對40多年來最高通貨膨脹率
觀察指,加征的關稅最終還是被外貿商“轉嫁”到了美國消費者的頭上,使得許多中國產品對于美國消費者而言“更加昂貴”。與此同時,美中貿易逆差的縮小程度卻相當有限。
如今,美國正面對著40多年來最高的通貨膨脹率,企業苦于尋找重要供應來源,因此要求拜登廢除有關關稅的聲浪日益高漲。
此前,美國財長耶倫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就說,美國政府正竭盡所能降低通貨膨脹,其中包括了“仔細審查”對華貿易戰略。她強調,重新審視關稅也是“值得考慮的”,因為這將在抑制通脹方面“取得一定所期望的效果”。
而負責世界經濟事務的白宮國家安全副顧問辛格則透露,美國政府正在考慮降低對中國自行車、服裝等“非戰略產品”的關稅,以抑制高企不下的通脹率;而和關鍵供應鏈、基礎科技、國家安全有關的產品的關稅仍將維持。
中美雙方經貿團隊保持正常溝通
對于美國財長耶倫的相關表態,中國商務部在4月28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指,中方始終認為,美方單邊加征關稅措施不利于中國,不利于美國,不利于世界。在當前高通脹形勢下,美方取消對華加征關稅符合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根本利益。
商務部發言人高峰透露,目前,中美雙方經貿團隊保持正常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