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布 能源和生
已有人閱讀此文 - -4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對外發布。在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方面,《意見》提出,要建設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以及包括碳排放權、用水權、排污權、用能權交易在內的全國統一的生態環境市場。
《意見》強調,要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嚴禁各地區各部門自行發布具有市場準入性質的負面清單。研究完善市場準入效能評估指標,穩步開展市場準入效能評估。
《意見》還提出要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一是建設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應的前提下,結合實現“雙碳”目標任務,有序推進全國能源市場建設。在統籌規劃、優化布局基礎上,健全油氣期貨產品體系,規范油氣交易中心建設。推動油氣管網設施互聯互通并向各類市場主體公平開放。穩妥推進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加快建立統一的天然氣能量計量計價體系。健全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研究推動適時組建全國電力交易中心。進一步發揮全國煤炭交易中心作用,推動完善全國統一的煤炭交易市場。
二是培育發展全國統一的生態環境市場。依托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用水權交易市場。推進排污權、用能權市場化交易。推動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體系建設,促進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
捷誠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閆建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當前全球化進程受阻,供應鏈中斷風險加劇,國際生產逐漸本地化,導致國際價格高企、通貨膨脹上升。《意見》提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政策,很及時也很有意義。一方面有助于降低消費者用能成本和企業經營負擔;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快市場化改革的實施,特別是有利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進而降低全社會流通成本。
閆建濤談到,國際能源行業參與者在應對價格波動上,越來越注重市場話語權和價格影響力。《意見》第十四條專門提出建設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現貨和期貨、產業和金融全方位推進。特別是提到健全油氣期貨產品體系,規范油氣交易中心建設,優化交易場所,力度很大,效果可期。
“對于建設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此次《意見》的闡述較之前更為系統和全面。”在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看來,解決能源在區域間的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問題,是建設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的初衷,也與目前國內保障能源安全的要求一脈相承。但核心問題是執行。“各地經濟發展程度、發展重點和對中央政策的理解會有偏差,再加上一些縣市存在地方保護主義,使得政策執行的難度加大。因此,地方政府應該積極配合中央政府、不斷優化資源配置,以確保政策的貫徹執行。”林伯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