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石油和化工企業戰疫情抓生產紀實
已有人閱讀此文 - -近期,全國各地相繼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形勢日趨嚴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各地石油和化工企業齊心協力、爭分奪秒,嚴防嚴控、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織緊織密疫情防控網,共同阻斷疫情擴散蔓延。
吉林:穩定安全生產經營
疫情,讓吉林市按下了暫停鍵。疫情發生后,吉林石化迅速啟動疫情防控應急響應機制,第一時間進入應急狀態,3月3日起全面實施升級管理。
3月8日,吉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2022第13號通告后,吉林石化迅速響應,及時調整生產運行管理方式,實施以工廠屬地為單位的全封閉運行方式。領導干部全部在崗,兩級機關人員部分留守,部分居家辦公,組織充足一線員工力量駐廠留守。
在廠區封閉的基礎上,吉林石化還結合企業實際,創造性地實施網格化管理,以車間為單位,對各車間各單元封閉運行管理,劃小管控單元,盡可能減少流動,防止交叉,避免接觸。通過封閉運行和網格化管理,將企業與社會、工廠與工廠、工作場所與生活場所隔開,劃定了大圈、中圈、小圈,實現三級分隔管理,阻斷疫情外部輸入,嚴防內部擴散。
與此同時,吉林石化科學優化,穩定安全生產經營,集中精力抓安全生產,各級黨員骨干緊盯現場,全面排查裝置工藝指標、產品質量、設備運行及無泄漏管理等情況。針對冬春季節氣溫變化大的特點,吉林石化對裝置盲區死角、間歇運行管線及關鍵部位開展防化凍、防泄漏專項檢查,實現了煉油、乙烯、ABS等主要裝置安全平穩運行。
針對航煤需求大幅減量的實際,吉林石化堅持市場導向,細化論證“減化增油”方案,科學優化了3月份柴油交貨出廠計劃。他們綜合原料進出廠及化工市場情況,統籌全區物料平衡,以穩為主組織生產調整。同時,全面開展轉型升級項目“百日會戰”,疫情防控期間設計采購、技術采購、設計基礎、總體方案等重點工作一刻未停。
吉林石化全力以赴保證每一名倒班員工崗后有床休息、有安靜休息環境,保證安全可口的餐食送到每一個崗位。為保證員工個人衛生健康的基本需要,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調集防疫和生活物資,優先保障一線員工需求,讓員工安心舒心順心在崗工作。
吉林石化物流公司在對司機進行體溫檢測。(企業供圖)
截至目前,吉林石化先后為一線員工配備折疊床3952張、被褥5344套、洗漱包7399個、線衣褲7880套、換洗衣物6818件、襪子6494雙,及時解決了員工休息、用餐等問題。該公司加強員工個人防護,累計為一線員工發放N95口罩43500只,抗病毒預防藥(小袋)49500袋、中藥液19700袋、中藥飲品12100袋,防護服1409套、醫用手套800雙,為基層單位配發75%酒精約310千克、84消毒液5620千克,為員工健康保駕護航。
吉林發生疫情后,中國寰球吉林公司采取居家辦公的措施。截至3月24日,該公司員工已居家辦公14天,各項工作沒有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而停擺,而是如往常一樣有條不紊地進行。
有條不紊的背后,有一支由12人組成的“留守軍”。他們24小時堅守現場辦公,在信息技術支持、設計生產溝通、項目進度協調和行政后勤保障等方面齊抓共管,及時為居家員工解決后顧之憂換來的。
中國寰球吉林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馮延忠作為隊長,是這支隊伍的主心骨,也是全公司正常運作的“定海針”。他每天既要對疫情防控工作、生產運營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指揮,開展全面執行監督,又要時刻關注大家的精神狀態,每天忙到深夜。
居家辦公的“心臟”是信息的有效傳遞和輸出。信息技術組的隊員施揚、王科峰、王銘毅主動請纓“留守”。他們緊急成立運維小組,共建立各個部室臨時群組8個、信息中心運維團隊2個。當前共計發布308臺虛擬桌面,完成公司網絡切換部署,滿足公司居家辦公要求。截至目前,申請居家辦公云桌面共計430人。
該公司還對網絡重新進行調整部署,由原來的中石油內部局域網絡改換成獨立外網結構,逐步規劃、完善公司內部應用需求,千方百計保障企業生產經營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同樣忙碌的還有項目進度組。他們負責各大項目的生產進度總體調度,對生產部室周工作量、項目管理部經營指標、塔里木項目結算、北方項目EPC總體策劃及建議書編制等工作進行部署協調,保障經營指標不落空,項目進度跟得上;解決項目管理部員工的各項工作,統計項目經理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量,及時處理員工居家辦公無法解決的工作難題。
山東:捐款捐物彰顯責任擔當
山東化企統籌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在保持企業正常運營的同時積極捐款捐物,支持當地抗疫。據不完全統計,僅3月份以來就有無棣鑫岳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東岳集團、中國萬達集團、淄博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京博控股集團、恒邦化工等10余家化工企業捐款捐物,折合資金5000多萬元。
淄博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捐款現場。(企業供圖)
3月14日,東岳集團向桓臺縣慈善總會捐款1000萬元,支持當地黨委政府抗擊疫情。
3月18日,齊翔騰達向淄博市臨淄區紅十字會定向捐款300萬元,董事長、總經理車成聚向淄博市臨淄區紅十字會定向捐款200萬元。
3月18日,京博控股集團分別向濱州市慈善總會捐贈10萬只KN95口罩,向博興有關部門捐贈N95口罩6萬只、醫用口罩10萬只。此前,該集團已陸續向山東省捐贈醫用口罩1.6萬只。
3月19日,萬達集團捐贈300萬元支持東營市墾利區疫情防控,并向東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捐贈醫用口罩5萬只,助力大學疫情防控工作。
3月17日,鑫岳化工一次性向無棣縣衛生健康局捐款2000萬元,助力當地疫情防控。同日,該公司向當地交通物流專班無償捐贈幾十噸次氯酸鈉消毒液。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鑫岳化工及職工自發捐款捐物累計達3000余萬元。
3月23日,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向捐贈200萬元,用于疫情防控。
上海:共筑防控“隔離墻”
面對新一輪疫情,上海化企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頭等大事。
上海化學工業區管委會第一時間召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對疫情進行科學研判,要求各單位(部門)盡職盡責積極應對,嚴格落實防疫措施,全力保企業正常生產、護園區平穩運行。
上海華誼集團公司始終堅持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兩手抓”,旗下上海氯堿化工、雙錢、能化、三愛富等公司以及廣西欽州基地等聞令而動,火線集結,嚴格實行“點對點”封閉管理。他們在保障一線員工健康安全的同時,不斷優化裝置運行,挖掘裝置潛能,實現滿產滿銷。
上海化工研究院向各級黨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職工發出倡議,將黨旗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和科研生產一線,共同譜寫攻堅克難的戰歌。
上海市化工行業協會及時收集會員單位全力抗疫的信息和典型做法,每天編輯《應對第二波新冠疫情簡報》。截至目前,協會共編發疫情簡報15期,并將信息及時報告市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和化工企業,提振士氣,激發信心。
上海化工區升達廢料處理有限公司員工堅守崗位。(陳鴻應 攝)
華誼天原勝德公司從3月14日起開展多輪次48小時封閉管理核酸檢測,同時迅速組織突擊隊入駐廠區安排裝箱、質檢、發貨等工作,確保客戶訂單準時交付,得到客戶的高度認可。
3月11日,上海久宙化工有限公司接到所在街道的求助信息,在總經理洪曉清組織下,不到半天時間,便成立了由黨員、青年骨干等10多人組成的抗疫志愿者服務小組。他們連續3天不分晝夜,助力街道為千余名居民做核酸檢測,展現了民企的愛心和風采。
此次復雜而嚴峻的疫情形勢與嚴格的防控舉措也給駐滬外資企業運行帶來了一系列挑戰。在困難面前,液化空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全力以赴維持裝置穩定運行、保障對工業客戶和醫院持續供應的同時,奉獻愛心,助力防疫。3月15日,該公司捐贈的一批防疫物資,包括20萬只醫用外科口罩、2萬只KN95口罩、800瓶消毒凝膠、800瓶84消毒液及500個醫用隔離面罩,已交付給上海市志愿服務公益基金會。
福建:迅速進入應戰狀態
連日來,福建省廈門、漳州、泉州等多地相繼出現確診病例,防控形勢異常嚴峻。福建化企果斷出擊,扎實推進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福建煉油化工有限公司本部及旗下福建聯合石化有限公司、福建古雷石化有限公司等旗下企業,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統一部署和地方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工作,以戰時狀態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生產經營保衛戰,確保裝置不停運、生產不間斷、產品不斷供。他們迅速啟動全員核酸檢測,重點抓好內部人員動態管理、生產人員統籌安排、安全生產及后勤保障等工作,同時對員工、家屬及承包商信息進行梳理和確認,嚴格做好動態管控。
生產方面,福建聯合石化生產部、機械設備部、技術與規劃部等相關部門優化生產運行方案,抓細抓實操作巡檢、設備維護。針對MTBE、丁二烯等檢修項目細化檢修方案,落實人員安排,與承包商形成點對點的聯防聯控機制,穩步推進檢修工作。市場部、供應流通部認真做好原油、原料入廠和產品出廠等溝通協調工作,針對原料特點,制定一品一策,保證生產不中斷、產品不斷供。
福建聯合石化安保人員加強碼頭泊位巡邏。(林建地 攝)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迅速行動,采取分級分類管控舉措應對疫情。為減少人員流動,他們快速協調當地酒店,安排一線班組人員和生產管理人員就近入住。截至3月19日,約1500名員工被安置在附近酒店和廠內宿舍居住。他們還對食堂、宿舍、停車場、辦公區域等場所進行全面消殺。
福建三農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徐萬鑫帶頭認真檢查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的儲備情況,要求后勤部門嚴格做好到訪人員體溫、健康碼查驗和信息登記,并利用互動交流群,創新通行證暢通“微循環”。
3月15日凌晨1點,中石化森美泉州石油分公司接到來自疫情防控部門的緊急求助電話,“隔離方艙”施工工地急需柴油供應。送油小分隊深夜“逆行”6000米,將8600升柴油安全送抵指定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