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綠能遠水難解“脫俄”近渴
已有人閱讀此文 - -3月8日,歐盟委員會提出一項名為REPowerEU的方案,計劃在2030年前逐步擺脫對俄羅斯化石能源的依賴。歐委會表示,實施這一方案可在2022年年底前將歐盟對俄羅斯天然氣需求減少2/3。但筆者認為,歐盟依靠綠色能源迅速擺脫對俄羅斯能源依賴并不現實。
必須說明的是,即使沒有目前的地緣政治風險,歐盟也一定會進行能源轉型。歐盟推動綠色能源發展的努力由來已久,其規模正在迅速發展,相關政策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歐委會表示,新的地緣政治風險和能源市場現實要求歐盟大力加速清潔能源轉型,并提高歐洲的能源獨立性,使其免受不可靠供應商和化石燃料供應不穩定的影響,這其實也是歐盟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只不過進程被大大加速。根據歐委會自己的數據,2021年,歐盟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總量已達到1550億立方米,占全部進口天然氣的大約40%,而如果2/3的削減在今年年底前實現,意味著約10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進口要通過其他方式實現。根據計劃,歐盟將通過開源節流,一方面增加從非俄羅斯供應方進口液化天然氣及管道天然氣,并增加生物甲烷和可再生氫的生產和進口,實現天然氣供應多樣化;另一方面,將通過提高能效、增加可再生能源和電氣化,以及解決基礎設施瓶頸,加快減少家庭、建筑、工業和電力系統中化石燃料的使用。
不過,從現實情況看,歐盟安全實現此目標的可能性并不大。目前歐洲多國已全面解除防疫措施,未來歐盟能源需求必然較2021年上漲,提高能效、電氣化等工作更不可能在未來不足10個月的時間內一蹴而就。開源方面,目前歐盟的生物甲烷發電量在200太瓦時,這只相當于歐盟約6%的天然氣消費量。氫能方面,2020年歐盟出臺的《歐洲氫能戰略》明確提出到2024年,將在歐盟境內建成裝機容量6吉瓦的電解槽,綠氫年產量超越100萬噸,這些能源比起自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來說堪稱杯水車薪。即使可再生能源供應在今年加倍,也完全不足以抵消缺口。此外,卡塔爾已明確表示不可能填補歐洲天然氣缺口,而挪威和英國在疫情期間天然氣勘探不足,也不可能迅速擴大出口。所以,歐盟或許需要更加審慎地制定2022年的能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