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碳戰略推動全球農化品創新
已有人閱讀此文 - -近日,IHS Markit Agribusiness的專家表示,由于世界范圍內主要谷物和油料作物庫存水平較低且農民實現了增收,預期未來3~5年農產品產量將強勁增長、價格將有所提升,由此會使農藥和化肥生產商受益。在良好的盈利預期以及滿足日益增長的全球糧食需求和生物能源需求的推動下,供應商將會主動幫助農民脫碳,將加速農化品領域的重大創新。
IHS Markit Agribusiness Consulting主管湯姆·斯科特表示,過去18個月來,后新冠肺炎疫情時期人們生活需求反彈,提振了谷物、肉類和牲畜消費,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而在所有農產品中,植物油類對價格反應最為強烈。這其中有勞動力供應、產地氣候等因素的影響,但最主要的還是全球對可再生柴油的需求。斯科特表示:“在全球脫碳趨勢和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農業在發生重大結構變化,農產品有著巨大的脫碳需求基礎。”
同樣的趨勢也體現在農化品上。IHS Markit估計,2021年,農化品中的農作物保護產品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5%,達到6510萬美元。IHS Markit作物科學高級分析師Darren Stobbart也表示,2021年前六個月,主要農作物保護產品生產公司的總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5.1%。這其中既有農產品脫碳導致需求增長的因素,也有自身脫碳導致高端產品增多的因素。Stobbart在報告中指出,2021年農作物保護產品價格比2020提高了一倍多,就與環保因素的加成下,低端產品加速淘汰有關。而且,農作物保護化學品自身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監管壓力。自2019年以來,40%的最主要的20種農用化學品面臨監管或法律審查。其中包括草甘膦、代森錳鋅、植物生長調節劑2,4-D、旱地除草劑阿特拉津(ATR)和殺蟲劑毒死蜱(CPF)。但由于農作物保護需求并未減弱,在環保性能上更加優異的新興高端產品對原油產品形成了良好替代。此外,Stobbart預計,脫碳還將激發作物保護化學品行業的創新,被剔除的任何產品都可由新產品填補。
化肥方面的情況類似。在農作物價格高企情況下,農民尋求增產必然增加化肥支出,而化肥供應趨緊又導致價格大幅上漲。IHS Markit的Fertecon公司預計,到2022年春季,北半球的化肥價格將保持在高位。Fertecon分析主管Alan Pickett表示:“考慮到化肥價格天花板,第一季度的需求可能會受到一些破壞。”他指出,貿易保護主義正在成為化肥市場的一個最主要特征,美國對從中國、俄羅斯和摩洛哥進口的磷肥征收關稅,還可能來自俄羅斯和特立尼達的氮肥征收關稅。此外,近期的地緣政治沖突也會大幅提振化肥價格。
對于農業和農化品的技術革新,斯科特表示,目前,全球農產品產量需要繼續提高,以滿足全球對糧食和生物能源的需求,高收入國家之外的地區也急需提升農業生產率。這給了農化品重要的技術迭代動力。斯科特補充道:“農業面臨的挑戰是,在繼續提高生產率的同時,將脫碳戰略一同考慮。技術進步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數字農業、作物保護、種子和肥料應用將繼續增長。農化品也將通過技術革新,跟上這一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