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政協委員建言能化業發展
已有人閱讀此文 - -1月19~22日,山西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在太原召開。會議期間,委員們積極為山西全方位推動能化領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針對“雙碳”目標,王寶俊委員建議,應通過催化反應將CO2轉化為高附加值精細化工產品,發展“負碳經濟”,推動“工業固碳”。在煤化、焦化等碳排放重點企業和林業碳匯部門之間要設計合理的碳匯交易模式,進行碳匯資源開發。蔡凝委員則建議,要盤活區域碳資產,同時出臺科技企業碳中和指導意見,實施“揭榜掛帥”制度。
朱錦彪委員針對氫能發展提出建議,要參照氫能發展領先地區相關做法,為山西各地市提供氫能發展的政策依據與指導意見,并盡快出臺加氫站規劃、審批、管理、補貼辦法,加快加氫站用地和報建審批,加速氫能車輛推廣應用。
作為煤炭大省,煤化工產業的發展對山西至關重要,劉滇生委員建議,山西有優勢、有資源、有條件,應該發展符合自身特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創建新興產業鏈,加快發展煤化工等戰略性支柱產業。梁博委員認為,山西省焦化、煤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是穩定經濟的壓艙石,必須倍加珍惜。在大力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同時,傳統優勢產業要率先轉型。這就要求在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下游高新技術產品,做好以“強鏈、延鏈、補鏈”為內涵的“鑄鏈”文章,加快推進全產業鏈建設。趙建國委員建議,要加強科研平臺建設,特別是強化煤基碳纖維、石墨、炭素制品、生態脆弱區碳匯材料等領域的研究,推進山西煤炭資源由燃料向原料的轉變,進而推動山西煤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