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聯合會調研榆林煤化工數字化及產業發展
已有人閱讀此文 -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榆林考察和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12月15~17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李壽生一行赴陜西榆林,圍繞行業數字化建設及煤化工產業發展,以專題報告、現場考察、交流座談的形式開展調研,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未來10年,將是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由大國向強國跨越的關健10年。面對這一激動人心的宏偉目標,你做好準備了嗎?”在15日于榆林市舉行的企業數字化工廠建設及化工技術創新專題講座會上,李壽生以《化工技術創新案例故事及當下啟示》為題作了專題報告。他從英國作家馬特?里德利的新著《創新的起源——一部科學技術進步史》講起,分享了4個化工技術創新案例:合成氨的發明,實現了“從空氣中生產面包”的神話;氯化漂白粉的奇跡:拯救了數以百萬計的生命;頁巖氣帶來的驚喜:“化石能源枯竭論”可以閉嘴了;意外收獲:杜邦創造了尼龍材料的新天地。
李壽生表示,這些創新案例為我們行業創新發展帶來了許多啟示:現實的挑戰都是創新的機遇;創新的方法靈活多樣,需求可以引領創新,創新也可以創造需求;創新需要自由、包容的創新環境;今天中國的創新正在打破“李約瑟之問”。
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俊杰結合該公司自動化、智能化應用實踐,介紹了他們大力推行數字化轉型、助力煤化工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成功經驗。近年來,該公司創新實施DMTO裝置智能優化項目及全廠蒸汽、循環水、氣化爐、甲醇合成碳氫比等系列智能優化項目改造,推進自動化、智能化替代人工作業,打造智能化、高效率應急指揮平臺,并且運用數字技術構建質量管控前移應用場景和智慧管理體系,構建精益化決策平臺,開啟了“算賬式”生產模式。通過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應用,該公司生產運行、經濟效益均取得了顯著效果。
隆冬時節,李壽生一行冒著嚴寒,先后到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陜西未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中石油蘭石化榆林化工有限公司、陜西延長石油榆林煤化有限責任公司、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有限公司、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等,深入企業展廳、中央控制室、項目建設現場等實地考察,邊看邊聽邊問邊交流,詳細了解生產運行、數字化應用、項目建設及規劃發展等情況。
在國能榆林化工公司,調研組成員重溫學習了總書記在該公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聽取榆神工業區總體情況介紹;中煤陜西公司中央控制室、甲醇中心、烯烴中心交接班室,智能生產控制、智能巡檢系統、柔性交接班及員工狀態檢測體驗等讓大家耳目一新;在陜煤榆林化學公司,參加了化工行業5G應用研討會暨聯合創新實驗室落地揭牌儀式。
調研期間,新形勢下煤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榆神工業區召開。石化聯合會副秘書長、煤化工專委會秘書長胡遷林介紹了我國現代煤化工發展方向與重點任務。石化聯合會有關負責人與榆林市政府、園區及當地重點企業深入交流探討,為榆林現代煤化工發展提出建議。
在聽取工作匯報后,李壽生指出,當前煤化工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要抓住機遇,扎實工作,突破重點,跨越發展。榆林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優勢明顯,要從戰略上做好能源資源豐富優勢和水資源短缺劣勢這兩篇大文章,高舉創新發展大旗,搶占核心技術創新制高點,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是聚焦煤炭清潔高效轉化利用前沿技術,對標一流標準,加快技術研發及應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聚焦煤化工終端產品,堅持高端化、差異化、多元化,延伸下游產業鏈,大膽擁抱終端市場;三是聚焦CO?資源化利用,攻關一批核心技術和產品,實現高碳能源低碳利用綠色技術的突破。
榆林市副市長楊向喜表示,榆林堅持將創新作為引領能源發展的第一動力,實施“三轉三補”戰略,即資源開發由“三個轉化”向保障國家綜合能源供給安全轉變,產業體系由能化主導向多元融合多極支撐轉變,發展動力由資源驅動向科技引領創新驅動轉變。以資源稟賦和應用場景優勢補區位劣勢,以政策資金優勢補創新劣勢,以產業規模優勢補產業單一劣勢。對標“雙碳”目標任務,榆林推動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即加快構建科技創新體系,以榆林創建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為契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實現多能融合應用;堅定不移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為高端產品騰出發展空間;實施延鏈補鏈行動,促進煤基化學品向工程塑料、聚酯、高性能纖維等下游高端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延伸。
石化聯合會領導班子成員及機關部門、直屬單位負責同志等30余人參加調研,榆林市政府及有關園區負責人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