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盛新材實控人竟是“黑老大”涉11項罪名 被判無期徒刑
已有人閱讀此文 - -震驚資本市場!當年執(zhí)掌500億黑金帝國的禾盛新材的實控人竟然是“黑老大”!二審判決剛剛落定,被判無期。
11月29日晚間,禾盛新材發(fā)布公告,收到實控人張偉的刑事裁定書。被告人張偉犯組織、領導黑組織性質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犯強迫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犯非法拘禁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犯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罰金人民幣500萬元;犯敲詐勒索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0萬元;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犯容留他人吸毒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2萬元;犯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65萬元。數(shù)罪并罰,決定執(zhí)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罰金人民幣1217萬元。(罰金從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個月內繳納)。目前,張偉控制的中科創(chuàng)持有禾盛新材31.34%的股份,且均已被司法凍結。
由公安機關依法繼續(xù)追繳被告人張偉在本案強迫交易、敲詐勒索、詐騙等犯罪中的違法所得,對相關被害人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由被告人張偉依法退賠;依法繼續(xù)追繳被告人張偉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犯罪的違法所得,以及用于本案“套路貸”犯罪的本金并在依法賠償被害人損失后予以沒收;依法繼續(xù)追繳被告人張偉組織、領導的黑組織性質和被告人張偉本人因黑組織性質犯罪活動所聚斂的財物及其收益。
對于扣押在案被告人張偉的手機等作案工具,依法予以沒收;對于已查封、凍結、扣押在案的屬于被告人張偉所有的財產,依法全部予以沒收。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48歲的張偉,原籍黑龍江雞西,到深圳打拼從白酒生意中賺得第一捅金。2004年開始,張偉創(chuàng)立“中科創(chuàng)”一系列公司。案發(fā)前,張偉參與控股的企業(yè)多達上百家,并曾當選深圳市第五屆、第六屆人代表。
報告顯示,張偉是一起涉黑案件的頭目,其在財富積累過程中,通過籠絡鄉(xiāng)鄰、招攬小弟、聘用員工等方式,逐步形成以其為組織者、領導者,以韓作紀、王棟為積極參加者,加上眾多下屬人員參加的黑組織性質組織。經法院查明,張偉以公司或者個人名義通過“88財富網”、私募基金、向社會借款等方式,2011年至2017年非法吸收公眾存款149億元。截至案發(fā),僅“88財富網”所吸收的集資參與人的資金近32億元,涉及集資參與人賬戶63543個。此外,張偉曾向已落馬的深圳市委原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華楠行賄。與此同時,張偉涉詐騙罪等11項罪名。
據(jù)了解,除了張偉被判無期徒刑之外,其團伙骨干成員韓作紀、王棟分別被判刑25年、12年,分別并處罰金207萬元、2萬元;團伙成員其余16人均獲刑并處罰金;4家被告單位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處罰金。這消息一出,整個資本市場議論紛紛。
眾所周知,禾盛新材成立于2002年11月,注冊資本2.4億余元。是國內最早從事家電外觀復合材料的生產企業(yè)之一,業(yè)務內容涵蓋家用電器復合材料的研發(fā)生產、銷售以及 PCM、VCM 板材的定制等,生產產品多用于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各類家用電器外觀部件。公司近年來持續(xù)加強與大品牌客戶的全面合作,客戶網絡已經覆蓋國內外眾多白色家電品牌制造商,核心客戶如三星、LG、博西華、海信、松下、美的、三洋等。2021年上半年財報顯示,禾盛新材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1.26億元,同比增長了57.10%;凈利潤6554.09萬元,同比增長了137.25%,展出了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
值得關注的是,半年報中同時提及到,全資孫公司中科創(chuàng)保理辦公室場地仍未解封,銀行賬戶仍處于凍結狀態(tài),其他子公司被扣押的資料仍未歸還。
而在11月29日晚間的公告中,禾盛新材在談及本次判決對公司的影響時表示,公司控股股東深圳市中科創(chuàng)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科創(chuàng)資產”)持有公司股份7766.79萬股,占總股份的31.34%。質押情況方面,中科創(chuàng)資產累計質押的股份數(shù)為7759.12萬股,占其所持有禾盛新材股份數(shù)量比例的99.90%,占禾盛新材總股份的31.31%;凍結情況方面,中科創(chuàng)資產累計被司法凍結的股份數(shù)為7766.79萬股,占其所持有禾盛新材股份數(shù)量比例的100.00%,占禾盛新材總股份的31.34%。
對此,禾盛新材指出,未來,公司存在實際控制權的變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