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前線】原油期貨價格屢創年內新高 油氣開采及加工板塊持續走強
已有人閱讀此文 - -數據顯示,10月18日,WTI原油連續收盤價格報價格為81.430/噸,盤中一度沖高到83.180美元,創出年內新高。
今年以來,原油價格期貨價格持續上行,相較于年初48美元左右的價格,已經漲超。尤其是8月下旬以來,原油期貨價格進一步抬升。
平安證券指出,目前支撐油價強勢的主要因素,包括全球Delta病毒沖擊減弱、美國及OPEC+產油國的供給不足等,基本符合我們的前期判斷。然而,近期油價上升速度之快,也有超預期的成分,包括“冷冬”預期的強化、歐美“能源危機”與天然氣等互補品價格暴漲、以及美國戰略原油儲備投放不及預期。
原油價格的走強帶動了石油開采及加工板塊的走強,同花順(300033)數據顯示,石油開采及加工板塊相較于1月底的年內底部,上漲幅度達18.92%。
當前正值中季報,天風對行業部分重點公司的三季報業績進行了預測,如下圖,不難看出受益于原油價格的走高,其中大多數都出現了較高的增長。
機構看多油價四季度油價
展望四季度原油價格。信達期貨、廣州期貨都表達了樂觀態度。
廣州期貨指出,基本面來看,全球天然氣供應短缺(特別是歐洲),擔憂冷凍以及電力緊張,石油作為替代能源用來發電受到明顯支撐。信達期貨還提到存在寒冬進一步刺激需求預期,其預計油價繼續上漲。
無獨有偶,EIA月報也全面上調今明兩年油價預測,并已經上調今年石油需求增速預期。
石油化工產業鏈概念
石化行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主要是對原油、天然氣進行加工,銷售。例如加工成柴油、煤油、汽油、瀝青、石蠟、塑料、橡膠、纖維、化學品等。
(圖片來自:海通證券)
從結構來看,按照產業鏈上下游,石油化工行業劃分:上游原料(石油、天然氣勘探開采)、中間體(石化、乙烯、基礎化學中間體煉制)、中游化學品(化纖、紡織化學品,成品油、橡膠甲醇,通用塑料、MDI等深加工)、下游消費品(紡織服裝、交通運輸領域汽油輪胎、電子輕工建材領域涂料純堿氯堿、日化、農業領域農藥、磷肥氮肥)等領域。
從產業流程來看,原油的初步加工分為兩個路徑,一個是煉制,一個是化工。
煉制就是煉油,將原油在不同溫度、壓強條件下通過蒸餾的方式獲得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等,這些產品占煉制產品總量的70%以上。
石油化工則是在煉制的基礎上,以煉油過程提供的原料進一步化學加工獲得化工產品。主要以石腦油(又叫化工輕油)為重整和化工原料,制作中游產品,中游產品又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烯烴(包括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等),另一類是芳烴(苯、甲苯、二甲苯等),再對這些為原料進行有機合成,會得到諸如塑料、化纖、滌綸、橡膠、合成樹脂一類的下游產品。
通常來說,如果原油持續上漲,對以石化產品為原材料的下游行業構成利空,比較典型的比如航空運輸業,物流、公共交通、化肥化纖、塑料制品等等,由于成本增加,會吞噬企業的凈利潤。
利好方面,則是最上游的石油開采行業直接受益,不過國內涉及石油開采的上市公司比較少。
其次,對產業鏈中上游板塊和替代能源構成利好,對于煉化行業來說,雖然也是以原油為原料,但由于中上游產品議價能力較強,可以通過提價的方式來轉嫁成本,并且如果需求增加帶來的正面影響大于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漲價會對公司業績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