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市午盤:黑色系集體重挫!動力煤跌超6% 螺紋跌逾5%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8月2日,國內商品期貨午盤大面積下跌,黑色系集體重挫,動力煤跌超6%,螺紋跌超5%。截至發稿,動力煤跌6.33%,報867元;螺紋跌5.16%,報5436元。
中糧期貨指出,政策連續加碼,現實需求被高價擠出后迅速再平衡,市場投機的貪婪暫被恐懼戰勝,表現為期貨減倉下跌。黑色已在高價區間,投機需求的退卻容易讓價格快速回歸持續下去,抄底要謹慎,順勢做空值得考慮。
今日消息面:
1、談崩!99.5%工會成員拒絕新合同 全球最大銅礦進入罷工倒計時
2、7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降至50.3 為2020年5月以來最低
3、人民銀行明確下半年貨幣政策操作思路:不搞“大水漫灌” 聚焦實體經濟
4、水泥價格連續9周環比下跌!市場人士:價格走低不改需求向好
5、學區房迎致命打擊?深圳重磅出手 推行大學區招生、建立租賃房參考價
展望商品后市,任澤平指出,近期,大宗商品價格仍處高位,國際定價的銅、鋁、原油價格高位震蕩,國內定價的鋼、煤持續上漲。7月布倫特原油均價環比2.8%,南華工業品指數環比3.3%,南華螺紋鋼環比8.8%,LME銅環比-2.1%,南華焦煤、動力煤環比5.1%、5.7%。我們對大宗商品價格的看法是: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階段或已結束,高點臨近,但本輪因疫情產生的生產供應限制對供給端沖擊更深,因此供需缺口維持時間會更長,大宗商品價格高位盤整時間或會更長。長期來看,疊加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等帶來的供給約束、長期落后產能出清、全球優質資源稀缺性等問題,長期來看大宗價格運行中樞邊際抬升。值得重視的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抬升原材料成本,而終端傳導不暢,對下游企業利潤擠壓尤為明顯。中小企業集中在下游,疊加下半年出口面臨下行壓力,中小企業經營尤為困難。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政策助力迫在眉睫。一是從源頭上,控制大宗商品價格,做好保供穩價工作;二是,財政貨幣政策發力針對性的扶持中小企業。近期,國內外汛情、旱情對農產品以及豬肉價格產生一定擾動,需持續密切關注。6月底豬肉價格出現階段性反彈,豬糧比4.47一度進入一級預警。但供需基本面尚未出現根本性轉變,豬肉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
國投安信期貨認為,判斷此輪中國商品的牛市是否結束,除了需要觀察政策的對于大宗商品價格的指引之外,還需要關注三大信號,分別是支撐大宗商品牛市上漲的三個充分及兩個必要條件是否改變,以及大宗商品的庫存周期是否結束。1、中國大宗商品牛市成立兩個必要條件沒有改變:首先是確定性回補的內需,當前來看國內政策方面對于“需求側改革”的重視,以及需求對于GDP的拉動的重要性已經逐漸超過傳統的投資對GDP的拉動,并且或將成為當前及未來拉動國內經濟新的增長的強大引擎。其次是強勢補庫的外需,當前歐美極低的客戶庫存以及極高的訂單庫存,代表美國當前消費的潛力以及未來較為強勁的補庫需求,同時拜登經濟救助計劃對于消費市場的支持,也為美國的消費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支撐著外需市場的復蘇/2、中國大宗商品牛市成立的三個充分條件出現了一定的改變:強勢的原油和充足的全球流動性雖然沒有出現方向性的轉變,但是相較于2020年初,原油的上漲空間在減小,受制于貨幣政策的空間,全球流動性對大宗商品支撐的空間也在縮小,同時從美元指數來看,弱勢的美元指數或將在3季度改變,對于大宗商品上漲的或將形成一定的打壓。3、中國大宗商品的庫存周期沒有出現拐點但是接近尾聲:最后從大宗商品的庫存周期角度來看,當前大宗商品牛市格局依然成立,但是即將走入尾聲,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支撐大宗商品牛市因素的改變,并不意味這大宗商品熊市將馬上開啟,只是意味著全面強勢上漲的行情或將結束。當前大宗商品牛市行情的尾聲的特點是上漲依然是成本端推動,定價權在國外的品種的漲幅略強于國內的品種,從上下游庫存以及量價關系來判斷,預計今年三季度末四季度此輪大宗商品牛市或將結束。
美爾雅期貨金融期貨分析師劉影分析,從經濟增長看,國內制造業PMI延續回落,生產經營景氣度有所下降,海外經濟延續修復、海外供需缺口收斂,進出口增速下滑,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回落,補庫周期接近尾聲,需求面臨回落,經濟增速面臨下行壓力;物價方面,按照以往經驗,M1增速領先PPI增速近10個月,PPI增速應在今年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見頂,但由于此次大宗商品價格受到管控和約束,5月PMI分項指數中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均下滑,PPI增速或提前見頂。PPI的領先性短期仍對CPI有指引作用,且豬肉價格近期存在見底的可能性,預計三季度CPI增速仍然存在上行的可能。整體來看,三季度經濟環境或處于經濟增速回落、通脹上行的階段,在此環境下,商品牛市或逐漸接近尾聲,預計整體維持中性震蕩格局。
中信證券認為,近期,主要由國際定價的銅和原油等大宗商品漲勢趨緩,而國內定價的焦煤、動力煤等大宗商品價格再度走高。當前銅、鐵、原油價格高位震蕩,輸入型通脹總體可控但仍不可忽視。國內煤炭供需錯配在短期內仍將延續,煤價高增或促使通脹壓力重回國內,缺煤缺電局面下通脹將呈現圓弧頂,回落速度或進一步趨緩,國內通脹壓力仍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