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強限塑令”實施五個月以來,情況如何?
已有人閱讀此文 - -2020年12月16日,《成都市加強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印發實施。
按照“分類實施、有序推進”“科技支撐、循環利用”“多元共治、全民參與”原則,組織20個市級部門,梳理細化100項具體工作,按照“三步走”規劃,集中利用5年時間,實施塑料垃圾專項清理行動、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行動在內的塑料污染治理“十大行動”,積極推進成都市塑料垃圾污染治理。
“最強限塑令”已實施五個月了如今情況如何?
自去年12月31日起成都全面實行限塑令以來,成都市各大零售商超企業陸續全新上線可降解的一次性購物袋,門店收銀區、總服務臺及部門銷售區域提前布置以環保為主題的宣傳,讓更多市民了解塑料污染危害。從終端反饋來看,大多顧客都能接受。
為鼓勵消費者在門店環保消費,盒馬攜手螞蟻森林,消費者只要用盒馬APP結賬時購買塑料袋,每天可獲得一次21克螞蟻森林綠色能量;除可降解塑料以外,家樂福超市、老鄰居商貿門店鼓勵倡導顧客盡量使用可重復使用的環保布袋。
今年1月以來,成都伊藤洋華堂堅決推行可降解塑料袋,并積極提倡顧客使用環保購物袋,塑料袋銷售數量明顯減少。截止今年4月底,成都伊藤洋華堂塑料購物袋銷售同比減少約30%,家樂福塑料購物袋銷售同比減少約56%。
全市快遞網點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95%,可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0%以上。
但目前,部分市民仍反映可降解塑料袋價格較貴,不愿使用;部分餐飲、商超企業依舊在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塑料袋。
針對這些情況,成都將這么做。
將對成都市涉及生產淘汰類塑料制品的企業進行產能摸排,引導相關企業及時做好生產調整等工作,提高生產能力,保障市場可降解塑料袋需求;
布局建設從前端回收、中端運輸、末端資源化處理全鏈條的塑料回收利用體系,發展在線預約上門回收、綠色兌換、以舊換新、定制回收、代收代儲等“互聯網+回收”新模式;
結合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暨低碳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等活動契機,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宣傳引導,通過政策圖解、短視頻等多種形式深入介紹各領域推進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提高公眾參與的積極性。
此外,《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明確規定: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款或第二款規定,生產、銷售、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由商務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以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成都將全面貫徹落實條例,將宣傳引導與行政處罰相結合,同時在全市范圍內普遍實行塑料垃圾資源化利用制度,構建全過程分類、全社會參與、全鏈條引育、全市域統籌的塑料污染治理體系,全面提高塑料污染防治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