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禁限塑令”落地加速,6月起將加大處罰
已有人閱讀此文 - -新版“禁限塑令”已于今年1月1日實施。4月29日,南京市放心消費工作領導小組、市市場監管局、秦淮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辦 “拒絕白色污染 攜手健康消費”暨南京市禁(限)塑科學消費宣傳進社區活動。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目前南京市盒馬、蘇果、便利蜂、蘇果等商超均已使用可降解塑料袋,星巴克、喜茶、一點點等品牌飲品店的吸管也都換成了紙質或可降解塑料材質。從6月起,南京市將加大執法檢查頻次和監管力度,對仍無償提供不可降解塑料袋的,將加大處罰力度。
秦淮區市場監管局質量監管科張鑫告訴記者,南京市目前正全面有序推進“禁限塑令”。市場監管部門對商場、超市、餐飲等所有涉及塑料的重點行業都下發了相關通知,并組織了行政約談,規范市場各方對塑料購物袋的采購、銷售和使用行為,提升管理“限塑”意識。“總體落實情況較好,難點主要集中在農貿市場、小商販和流動商販上。”
老百姓如何識別手中的塑料袋是否可降解?“國家對可降解塑料袋有明確的標識規范。即使不看標識,我們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從手感、聲音、氣味等方面來判斷。”南京市質檢院工程師莊棪介紹,可降解的塑料袋手感偏軟,揉搓起來也不會有傳統塑料袋比較脆、響的聲音。大部分可降解塑料袋還會加入生物基材料,比如常用的有淀粉等,所以聞起來會有點淡淡的香味。
在盒馬鮮生龍蟠匯店自助結賬處,記者看到每臺機器上都配備了中號、大號兩種規格的可降解塑料袋共顧客選擇,市民朱女士正在付費結賬,她告訴記者,如果只是買一兩件商品,拿在手里就走了。如果買的比較多,一般都會提前準備布袋子。盒馬鮮生龍蟠匯店營運副店童忠庭則表示,目前該店不僅將所有的購物袋、吸管都換成了可降解材質,還把勺子也換成了木質的。
據了解,去年,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對全市塑料制品生產企業的排查檢查,未發現存在違規生產超薄聚乙烯農用地膜和塑料購物袋行為。目前,塑料制品已納入在2021年度市級重點監管目錄,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開展監管,加強全市塑料制品生產企業整治。活動現場,便利蜂、中央商場、美團、大明花園農貿市場四家企業代表還簽署承諾書,承諾從源頭減量,規范管理,加強主體責任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