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共振致原油期貨急跌 短期將維持震蕩格局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國內外原油期貨的急跌,讓市場較為關注背后原因及后續走向。
國內外原油期貨的急跌,讓市場較為關注背后原因及后續走向。
4月20日夜盤,INE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在22:30左右開始急跌,盤中最低跌近3%,此后維持低位震蕩態勢,最終夜盤收跌2.17%,報404.8元/桶。
同時,國際原油期貨中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和美原油期貨同樣遭遇急跌,截至4月20日收盤,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合約收65.66美元/桶,下跌2.23%;美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報62.42美元/桶,下跌1.75%。
對于國內外原油期貨主力合約集體急跌的原因,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這是20日晚多種消息的綜合形成共振,造成市場有個共性的資金撤出動作,進而導致市場出現較為快速的回調。
“綜合了三方面的因素,一是當時美股也開始下跌;二是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通過了一項法案,該法案將使歐佩克因減產而面臨反壟斷訴訟;三是全球疫情方面的因素。”在華安期貨首席原油分析師、地緣政治專家徐捷看來,原油價格現在在60美元/桶上方,2美元/桶左右的漲跌幅度屬于比較正常的波動。
具體而言,南華期貨能化分析師章正澤對第一財經稱,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通過了一項法案,該法案將使歐佩克因減產而面臨反壟斷訴訟,目前看對歐佩克后續減產執行有一定利空,加之API原油庫存意外增加44萬桶,導致國內外油價出現急跌。
“不過這一消息更多還只是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原油下行的根本原因還是需求端短期缺乏支撐,價格持續沖高動能不足,印度單日新增病例屢創新高,新德里實施為期一周的封城,日本疫情也趨于嚴峻,東京尋求于近期進入疫情緊急狀態,預計21日國內外油價將會維持弱勢震蕩。”章正澤稱。
對于疫情的持續性影響,國泰君安期貨原油首席研究員王笑分析稱,一方面,全球疫情反復,其中印度疫情情況較為嚴重;另一方面,各國政府對不同品牌的疫苗出現一定程度的調查或者停用情況,這對于原油市場需求有一個較大的持續性影響。
王笑認為,還有一大影響因素則是美國和伊朗問題,“20日晚有消息傳出,伊朗跟美國的前期談判仍然有可能順利進行,這就意味著伊朗最終有可能不被制裁。如果美國一旦對伊朗的制裁解禁,就意味著伊朗的原油供應會快速地回到市場中,對當前的原油供需有一個比較大的修復空間。”
經歷急跌之后,4月21日,INE原油期貨主力合約繼續震蕩下行,盤中跌幅在3%左右。布倫特原油期貨和美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均維持弱勢震蕩,截至北京時間14:20,跌幅均在0.3%以內。
那么,國內外原油期貨的后市將會演繹怎樣的行情?
“考慮到針對歐佩克的反壟斷法案也只是在美國眾議院得到通過,后續能否實施還有待觀察,加之美國頁巖油暫時還無法大幅回歸到市場,從經濟角度衡量,歐佩克在需求下降的情況下繼續托底原油市場的意愿就會存在,暫時看原油市場也不具備持續下行的動力,更多還是偏震蕩的走勢,后續關注下一次OPEC+會議,如果因各方面原因影響,歐佩克對需求的誤判導致少減,出現價格下跌,那在實際平衡表有供應缺口的背景下,基本也是給出繼續做多的良機。”章正澤分析稱。
王笑也認為,從短期情況來看,油價應該繼續維持震蕩的格局,如果出現下跌的話,下跌空間較為有限。一方面,因為從當前情況來看,雖然疫情在海外仍出現不同程度的反復,但實際上從疫苗落地以及各國對疫情的重視態度和管制手段來看,疫情受控的概率越來越大,這意味著原油需求在未來有一個較為明確的逐漸修復過程。另一方面,北半球在逐漸進入夏季,在夏季到來之后,北半球的大部分國家對能源的集中消耗會提升整個市場對原油的需求,這部分需求會直接轉化為對油價的一個支撐點。
他同時稱,也有一些擾動因素可能會造成油價在當前位置震蕩,比如美國跟伊朗問題可能會造成出口等方面的擾動,另外歐佩克可能在一段時間會逐漸收窄減產的量,那就意味著這部分的供應會回到市場中,但這部分供應不至于把價格給打到一個很低的位置。
“綜合而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市場需求跟供應的情況來說,我們認為油價在當前位置進行持續震蕩的概率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唯一的風險在于市場目前仍然對通脹預期,包括對美聯儲未來可能會調整貨幣政策有一定的擔憂,一旦出現這種由于宏觀或者貨幣因素導致的調整,可能市場會出現一個較為劇烈的價格波動,但是波動跟原油本身的基本面沒有關系,更多是來自于宏觀。”王笑分析稱。
徐捷認為,國際原油市場短期不太會有明顯的趨勢性行情,更多的應該還是保持震蕩的走勢,短期投資價值不大,“因為投資者不是說每時每刻都需要在市場中進行投資,有的時候需要離開市場進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