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一罩難求”淪為行業泡沫!疫情再次席卷全球!口罩能否迎來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口罩分類及醫用口罩材料概況分析
口罩根據用途可分為普通紗布口罩、醫用口罩、日用防護型口罩和工業防塵口罩四大類。
醫用口罩口罩是由三層材料構成的,內外層都是無紡布,核心層是熔噴布,熔噴布的主要作用就是過濾細菌顆粒。
但無論是無紡布還是熔噴布,其主要原料都是塑料原料,例如PP、PET、PA等等,而熔噴布的主要材料是PP材料。這種PP原料必須具備高熔指的特性,一般熔指要求在1200-1800范圍之間,其次需要具有分子量分布窄、流動性穩定、灰分低等優良性能。高熔指PP一般是由PP樹脂經過改性工藝制得的,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過過氧化物發生降解反應的可控流變改性方法制得。
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響,口罩需求嚴重短缺。熔噴無紡布的生產成為行業瓶頸;而熔噴無紡布的原料PP目前價格已經基本穩定,因此現在最缺的是熔噴無紡布生產線。
中國口罩行業產業鏈分析
口罩行業產業鏈總體不復雜,上游主要是口罩生產的原材料及生產設備,中游為各類口罩的生產制造,下游則是藥店、醫院等口罩的流通。
在口罩產業鏈中,作為國內最大的醫衛原料供應商,中石化是最上游聚丙烯原料的生產者。為保障中游熔噴布價格穩定和下游口罩產品供應,中石化上半年已經打通產業鏈,全面介入熔噴料、熔噴布和口罩生產。
除此以外,大批企業扎堆進入這個行業,從制造業巨頭到中小從業者,形成了一股口罩生產“颶風”,其中不乏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廣汽集團、富士康、格力等制造業巨頭。
國內口罩需求依舊強勁 但“瘋狂”不再
2020年2月,因春節休假期原因,無紡布行業開工率在50%左右。因此在去年疫情突發初期,隨著口罩的需求量急劇攀升,直接形成“一罩難求”的局面。
2020年下半年,隨著從一罩難求到供應恢復、價格回落,口罩行情變化是國內產能大幅度提升的結果。
2021開年即遭疫情反復,熔噴布、口罩需求再次大增,但本次情況較2020年年初突發疫情來看企業做足了充分的準備,無紡布、口罩企業生產線產能都是充足的。在本次疫情反復的情況下國內各無紡布、口罩企業第一時間開足馬力,保證市場需求。目前無紡布行業的開工率已經穩定在65%-70%區間,大部分企業訂單排產已到2月份初。
口罩行業泡沫期已結束 價格恢復正常
KN95口罩在2月份一度暴漲至42元/只左右,隨著3月份纖維料、熔噴布、口罩等相關企業陸續開工,KN95口罩價格也慢慢在回落,一次性防護口罩2月份也從疫情前的0.8元/只漲到了4元/只,隨著口罩企業的涌入,疫情的穩定,一次性防護口罩庫存量的暴增。5月,由于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緩和和口罩產能的增加,市面上的口罩價格已經逐漸恢復。在6月份價格跌至0.5元/只,較疫情前還低0.3元/只,12月以來隨著天氣的轉冷,二次疫情的爆發,口罩需求量有所增加,但由于口罩生產企業和口罩生產線的增加,國內暫時不會出現暴漲的現象。
現在的各大電商平臺上,國內防疫物資的需求從一開始的井噴,已經漸趨正常化。搜索各大電商口罩價格,目前KN95口罩價格在10元/只以內;一次性醫用口罩價格目前為0.4元/只,甚至不乏一些廠家為了清理庫存而展開的促銷活動,19.9元可以買到50只醫用口罩。
目前口罩企業利潤微薄,隨著國內河北、黑龍江等地疫情復發,國內民眾恐慌心理增加,口罩需求量增加,但國內熔噴布、口罩產能足夠,預計后期價格會略有上調,但應該不會出現2020年暴漲的情況。
而之前被炒得如火如荼的口罩原材料——熔噴布,價格也大幅跌落。據報道,熔噴布價格曾經最高被炒到70萬元/噸,而到了2020年7月,采購價格已經回落到3.6萬元/噸,僅為最高價的1/20,而制作熔噴料的PP纖維料等原材價格也趨于平靜。
1月以來,受疫情反復影響,國內熔噴料價格處于增長階段,但漲幅有限!目前大韓道恩、金發科技熔噴料漲至1.2萬元/噸、山東道恩自提價1.15萬元/噸。
中國為全球每人平均提供40個口罩!
隨著國內疫情的控制,我國大批口罩都流出海外。
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口罩生產國,牢牢掌握著超過50%的國際市場。
2020年2月,憑借國內強大的產業鏈和制造能力,加上各大企業紛紛涌入“口罩”制造行業,中國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便將口罩生產能力從日產2000萬只提升至1.1億只,滿足了全國人民對口罩的需求。
自2020年二季度開始,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相繼大規模爆發新冠疫情,由于其他國家和地區防疫物質準備并不充分,疫情直接給海外各經濟體造成了沉重打擊。
恰在此時,海外各經濟體對防疫醫療物資需求激增,然而由于他們的制造業陷入困境根本無法生產出足夠的醫療物資,而此時已恢復正常生產的中國迅速供應充足的醫療物資支援他們的防疫工作。
據海關總署2021年1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3月至12月底,全國海關共驗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資價值4385億元,其中口罩出口2242億只、價值3400億元,相當于為中國以外的全球每個人提供近40個口罩。
而隨著進入2021年,許多國家正在抗擊新一波病毒的來臨,限制措施相繼再起,口罩和其他防護用品短期內的需求仍存上漲可能。
冷靜思考!追風口的正確姿勢!
作為普通防護用品,國內大量企業都能夠生產口罩,這也導致了許多口罩質量優劣不一甚至出現“假口罩”風波。
受利益驅使,一些中小企業使用不規范的低熔指聚丙烯生產熔噴布,在對原料、設備、生產工藝等缺乏了解的基礎上貿然趕產。還有很多小作坊的生產機器都是用其他設備改造而成的,根本無法使用熔指1500的熔噴布專用原料。生產出的是未經駐極處理、過濾效率僅有百分之四五十的“熔噴布”,與符合標準的熔噴布過濾效率差別巨大。這些不合格產流入市場,直接影響了口罩產品的質量。
近日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在開展全市防疫物資產品“閃劍”集中執法行動中,查獲55萬余只涉嫌假冒的N95口罩,初步估計貨值超過500萬元!
為了整頓口罩市場,海關在在去年4月連出兩記重拳。2020年4月1日起,出口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紅外體溫計的企業向海關報關時,須提供書面或電子聲明,承諾出口產品已取得我國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書,符合進口國(地區)的質量標準要求。4月10日起,口罩等指定的防疫物品必須通過法檢才能出口。
不管是想要趕一場“晚集”的生意人,還是提前“入場”的企業,“口罩熱”退散之際,目前都到了要冷靜思考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