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3億!雙11背后數十萬噸塑料需求拉漲!
已有人閱讀此文 - -11月11日0點-0點30分,天貓雙11實時成交額便突破3723億元,創造新消費的里程碑。更夸張的是,零點剛過26秒,天貓雙11的訂單創建峰值就達到58.3萬筆/秒,是2009年第一次天貓雙11的1457倍。同時,雙11另一個主要玩家京東,30分累計下單金額則突破2000億元。
11月12日凌晨,淘寶天貓總裁蔣凡向媒體透露,按照同周期、同口徑比較,今年雙11期間的GMV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32億,增速是26%,這是過去三年來最高的增速。
蔣凡表示,雙11是整個社會經濟共同參與的結果。今年天貓雙11首度改變了過去只有一天的營銷節奏,從原來的“光棍節”變成了兩個售賣階段組成的“雙節棍”,更長的售賣周期,商家普遍獲得了更大的成長空間,消費者的體驗也更好了(Are you sure?)。今年雙11期間,消費者收到訂購商品的時間平均提前了2-3天,超過300萬的快遞小哥,可以更從容、更高效地完成配送工作。
十一狂歡,小八深有感觸,4982億里面也有小八的深夜“奮手疾付”,妥妥地解決了自己未來一年的日用需求。
雙11狂歡背后數十萬噸塑料需求拉漲!
在這場動則數千億的狂歡之后,接踵而至的是快遞大潮。國家郵政局預測,今年“雙11”期間(11月11日至16日),快遞業務總量將達29.4億件,日均快遞業務量4.9億件。
短短幾日,便將帶來數十萬噸的包裝需求。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消費群體崛起的新趨勢下,包裝材料如:不可降解塑料袋、氣泡墊、紙板、一次性編織袋、塑料膠帶等數量將在短時急劇增多。
雙11家電徹底火了!股價又暴漲,月內猛升2000個億!
毫不意外,雙十一狂歡下,家電股又雙叒叕漲了!
先從戰報情況來看,雙十一家電品牌的戰報十分輝煌。11月11日消息,京東家電公布雙11最新戰報。按品類來看,空調15秒突破1億元,冰箱洗衣機2分鐘突破3億元,70英寸大屏幕平板電視10秒銷量突破萬臺,電飯煲5分鐘銷量突破10萬臺;按品牌來看海爾、美的、格力開場1分鐘內成交額相繼破億。
11月12日,A股三大指數表現低迷,但家電股卻依舊強勢。當天上午,6000億巨頭美的集團盤中重回90元大關,家電指數領漲行業,多只家電股漲超7%以上。
數據統計顯示,本月以來,受雙十一銷售影響,家電指數大漲超12%,板塊市值快速飆升超2000億,總市值逼近2萬億。與此同時,近一周,“聰明資金”北向資金更是抄底家電股。
在基金經理眼中,后續家電等消費領域依然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尤其龍頭公司溢價或長期存在。
超級大白馬美的集團再次起飛!
11月12日,上午,美的集團股價高開,隨后快速上升,盤中重回90元大關,市值突破6300億元。截至午盤,股價漲幅收窄至2.15%,股價報收89.99元。格力電器總市值為3900多億,海爾集團市值為1800多億,美的集團總市值已約是格力的1.6倍、海爾的3.5倍。
從資金流量看,當天主力資金流入超6.6億,主力凈流入超1.8億。
從今年9月開始,美的集團頻頻受市場資金追捧,股價快速飛漲。數據顯示,9月10日至今,短短兩個月,美的集團股價大漲超25元,漲幅逼近40%,市值猛增1700多億元。
實際上,美的集團股價大漲和行業景氣度回升、業績大幅增長也非常相關。
美的集團官微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美的集團內銷收入388億元,同比增長21.6%;外銷收入235億元,同比增長18%,三季度海外訂單增長超過50%,可見海外市場需求增長較大。
數據顯示,11月份以來,家電指數大漲超12%以上,板塊市值大增超2000億。
近一月以來,家電指數大漲超15%,英飛特漲幅最高超48%,老板電器、海信家電、公牛集團、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國貨大品牌股價月內均大漲超20%以上。
家電股成機構“搶手貨”,北上資金掃貨家電龍頭
除了市場資金追捧之外,家電股也成為機構資金的熱門總倉股。
以美的集團為例,截至今年三季報,基金持股美的集團超5.4億股,持股比例超7.9%。
其中十大流通股變動中,美林銀行、新加坡政府基金投資增持美的集團,成為外資熱門總倉股。
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境外投資者持股比例超24%的個股包括:美的集團、格力電器、華測檢測、泰格醫藥、廣聯達、啟明星辰、索菲亞。除美的集團(境外投資者持股比例26.36%)外,其他6只個股境外投資者持股持股比例均在24%至26%區間。
據華泰證券分析稱,中國在恢復產能利用率后,出口方面爬坡非常明顯,包括跨境電商、很多制造業,出口端都明確增長。整個中國家電,乃至制造業的出口還是會持續走高。
中金公司發布的最新報告提到,三季度中國家電市場國內需求基本恢復,海外業務超市場預期。白電在震蕩的市場中配置屬性強,家用空調正在走出行業低谷;三季度中國家電產業出口額同比增長40%,既因海外疫情使得訂單向中國轉移,也因中國企業品牌全球化超預期。
今年疫情對于經濟環境影響巨大,很多行業艱難度日,但對于塑料市場不得不說卻是一個很大的機遇,希望行業內的伙伴們繼續“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