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污染治理迎新契機
已有人閱讀此文 - -當地時間2月28日,聯合國環境大會第五屆大會續會將于內羅畢召開。據悉,本次聯合國環境大會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主辦,主題是“加強自然行動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會上,世界各國政府將討論制訂首個應對塑料污染的全球條約,這將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帶來新契機。
針對塑料污染問題,此前已有3個全球條約出爐。其中,《巴塞爾公約》規范包括塑料在內的廢物貿易;國際海事組織IMO負責處理船舶上的海洋塑料垃圾;而《斯德哥爾摩公約》則保護人類免受塑料制品的傷害。然而,3個條約都只針對塑料廢物管理。對于塑料廢物的來源,即塑料生產和流通缺乏約束,并不能有效防止塑料在各種環節成為塑料廢棄物。
本次擬議的新條約,將是首個針對塑料產品全生命周期減少污染的全球條約。目前,已經有161個國家和一些大品牌明確表示了對該塑料污染條約的支持,這些品牌包括材料供應商、零售商、廢棄物管理公司和金融機構等,并已經簽署了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聯合國塑料污染條約的商業聲明,其中不乏陶氏、埃克森美孚等國際化工巨頭。
應對塑料污染全球條約得到廣泛支持,在于締約方認識到,治理塑料污染的根本是減少、避免塑料廢棄物泄露于環境中,并對塑料產品和包裝開展可回收再生設計,而非機械性的禁止了事。如果條約順利簽訂,將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新思路。
此外,由于塑料污染防治涉及多個環節、多個部門,且這些環節和部門有全球布局的特點,不管是通過限制上游材料的生產,還是加強塑料廢物回收來治理塑料污染問題,僅靠單個國家或單個地區是有困難的。因此,全球協議的達成,有望促成各國在塑料全產業鏈上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