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國領跑疫后全球車市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中國前進,德國后退:根據一項研究結果,新冠疫情危機結束后中國汽車市場將最能繼續良性發展。
基于可以期待的增長和迄今對新冠疫情的成功遏制,行業觀察家費迪南德·杜登赫費爾教授領導的一一個研究小組預計,對于德國生產商來說,在中國這個最重要的銷售市場,汽車銷量將逐漸穩定下來;而在德國,壓力還會明顯增加。
該研究小組預測,在德國,持續的內需低迷將進步危及汽車 行業就業。根據該研究結果,到2021年12月,德國汽車行業的直接就業崗位將減到75萬至77萬個,而2019年底還有大約82.3萬個。
該項計算結果取決于消費行為、新冠疫情發展情況以及整體經濟發展趨勢,但所有這些因素都會變化,因而留有修改空間。不過,杜登赫費爾教授原則上認為,未來數年中國將以遙遙領先的地位再次成為世界汽車市場的火車頭。
該研究報告指出,鑒于最新的國內生產總值發展預測,歐洲銷售市場深度危機過后的恢復進程將“特別艱難和長期”,2021年和2022年的數值也將低于新冠危機前的水平。2020年嚴重衰退的后果將延續到明后兩年。此外,歐洲市場已經部分飽和,因此消費者不會很快大規模購買新車。
中國情況則完全不同:杜登赫費爾團隊認為,2022年中國市場將重新達到2018年水平,“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關稅戰之前是新車年度銷售量迄今為止最高的一年”。專家們認為,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將增長8%,2022年將增長6. 5%。
根據該研究報告,明后兩年德國汽車市場將分別增長7%和2%,美國將相繼增長5%。在歐洲,如果發生預期中的“硬脫歐”,英國汽車市場將會特別低迷:預計2021年負增長4%,2022年將微弱增長1%。
杜登赫費爾團隊認為,2021年和2022年世界汽車市場總體上將分別增長5.2%和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