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石化民企主營支出將達6.5萬億元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十二五”期內,在我國石油和化工廠行業民營企業獲得穩步發展。截止2015年底,企業主營業務收益已占全行業的30.6%;五年來,企業財產盈利提高一直高過行業平均,獲利能力和財產營運能力顯著好于行業平均,顯示信息了民營企業的蓬勃生機和優良成長型。它是7月2日北京舉辦的2016我國石油和化工廠民營企業發展趨勢大會上傳來的信息。
此次大會評比出了192家出色民營企業和167位出色民營企業家。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在大會上對民營企業獲得的造就表明毫無疑問。她強調,五年來,石油和化工廠民營企業把握住行業轉型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加速產業鏈產業結構調整腳步,大量民營企業發展趨勢變成行業市場細分的水龍頭和中堅力量,逐漸踏入經濟全球化的大舞臺,向全球呈現了中石化行業的新品牌形象。
據協會數據統計,截止2015年底,石油和化工規模以上企業民營企業做到16212家,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公司數量的54.5%;完成主營業務收益 4.06萬億,占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額的30.9%;總資產2.43萬億元,占全行業總資產的20.1%;資產總額2404.61億人民幣,占全行業資產總額的47.3%;上交稅費1253.66億人民幣,占全行業上交稅費總金額的12.2%。企業在營運能力上展示出優質的成長型,2011~2015年,石油和化工廠民營企業年完成盈利增長速度各自做到48.7%、13.4%、12.8%、11.4%和2.5%,而全行業盈利只在2011和2013年完成提高,增長速度各自為19.0%和5.7%。
“大家的民營企業承受住了近些年經濟下滑、要求變緩、產品報價大幅度下降等的磨練,顯示信息出了體系靈便、銷售市場反映靈巧、經營管理高效率的優點。”我國石油和化工協會會生長李壽生表明。
大會提出了“十三五”期內全行業民營企業的發展規劃:主營業務收益年均值增長速度做到10%,到2020年做到6.五萬億人民幣,占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額的比例做到35%之上;培養了一批具備較強國際性核心競爭力的大中型民營企業和集團公司,到2020年主營業務收益超出1000億元之上的民營企業做到5 家,800億~1000億元的民營企業做到10家,500億~800億元的民營企業做到10家;在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細致和專用型化工品、綠色環保等行業培養了一批“專、精、新、特”的技術創新民營企業;民營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營運能力、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高,變成促進在我國由石油和化工廠強國向大國超越的關鍵能量。
來源于:中化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