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的藝術范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MnCO3 微納球自拍照。自我介紹:以MnCl2 和NaHCO3為原料采用簡單的共沉淀方法制備而成的,想不想咬一口。
二號、月夜
NiCo2O4 雙層空心球的自拍照片。自我介紹:通過液化修改和色相變化,加上簡便效果和背景的星星點綴,將圖片 設計為星空明月的感覺。
三號、干渴的農田
雙層輝光等離子表面冶金技術自拍圖片。自我介紹:以γ–TiAl為基體,在基體表面進行Cr-Ni共滲。皸裂而且貧瘠的表面,引發人們的反思。
四號、國色牡丹
四氧化三鈷自拍照。自我介紹:鈷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鈷。巧妙地運用配色與圖形結合,完美地詮釋了牡丹——"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
五號、金色海岸
1060鋁合金自拍照。自我介紹:利用原圖的拉伸斷面的紋理,通過色相和明度的改變,形成一朵朵浪花的形狀,魅力海灘。
六號、蘆葦蕩
氧化錫納米線的SEM自拍照。自我介紹:再現冬季蘆葦蕩美景。
七號、世界末日,核彈襲擊
CoFeB自拍照。自我介紹: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已增色)。
八號、廢墟
SiC復合材料顯微照。自我介紹:有些是SiC纖維,看起來像通過鏡筒看到的混凝土廢墟吧。
九號、糟糕的投球手
細小的微粒。自我介紹: 一些微粒小球聚集在一個尺寸大約為500微米的自組裝盒子旁邊。
十號、西瓜
PMMA 自拍照 。自我介紹:超順磁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粒,旁邊的棕色小球是Fe2O3納米晶體,它們自發的聚集到一起。
十一號、吃豆人
氧化銅小塊自拍照片。自我介紹:直徑約為3.5微米,該顆粒是氧化銅在鋁基體上升華凝聚后得到的,像游戲中的“吃豆人”一樣,它的眼睛和鼻子都是在原始照片中就有的,只不過增強了顏色。
十二號、極光
氧化鋅自拍照。自我介紹:美麗的極光景色。
十三號、康乃馨
ZnO2納米自拍照 。自我介紹“花朵”的高分辨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像阿凡達里,潘多拉星球上那種會自己發光的花吧!
十四號、兩棵松樹
硫化物納米自拍照 。自我介紹:這兩棵小樹是硫化物納米線形成的復雜結構,它的“樹干”其實是大量的螺位錯,看起來呈螺旋形態。
十五、向日葵
SiO2納米花卉自拍照。自我介紹:不同于植物的是,這些花卉需要的“肥料”是鎵和金。這些催化劑可讓SiO2納米線的長度增長至幾微米,直徑保持在10nm左右。這幅精美納米微觀圖片與真實的向日葵頗為相似。
十六號、小熊
氧化銦涂層自拍照 。自我介紹:在玻璃基體上沉積的ZnO納米結構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看起來像躺在棉花堆里的小熊。
在納米尺度下事物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驚奇,不禁讓我們感嘆科學的奇妙與偉大,每幅圖都在訴說著一段美麗的科研故事,每種材料都蘊含著能量,躍躍欲試地等著造福人類。材料的自拍照拍的很美,內在性能才是價值的體現,上搜料網-探索材料內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