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廣東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博覽會11月底登陸東莞
已有人閱讀此文 - -廣東省國際性智能機器人及精密機械制造展覽會(通稱“智博會”)做為廣東省東莞市促進智能制造產業發展規劃的強有力著力點之一,已取得成功舉行兩任,2020年為第三屆。2017智博會定為2020年11月28日至12月1號在廣東省東莞市廣東省當代國際展覽中心舉辦。
現階段,廣東省東莞市集聚了精密機械制造企業近400家,2017年年產值超350億人民幣。做為生產制造大市,近些年,廣東省東莞市充足切合企業要求,執行 “智能制造”三年計劃,全力促進新一輪技改項目,帶動工業生產技改項目項目投資迅速提高,二零一四年至2017年東莞市工業生產技術改造進行投資總額各自達124.五億元中國人民幣(相同)、231.兩億元、332.99億元,三年內工業生產技術改造項目投資年平均提高50.91%。
精準定位高檔優秀機器人專業展
這屆智博會由廣東經濟發展和信息化管理聯合會、廣東省東莞市市人民政府舉辦,展覽會以執行“增長方案”、搭建智能制造全生態圈主導線,采用“政府辦會、企業參加展會”的參加展會方式和“社會化、系統化、現代化”的參加展會構思,根據吸引住世界各國頂級企業展現全新自動化技術及智能化系統技術設備,推動當地企業持續進行智能制造升級,促進企業發展壯大,提高東莞市產業鏈聚合發展趨勢水準。
世界各國自動化技術及精密機械制造水龍頭現身
這屆智博會總面積達11.六萬平米,展臺數6000個。展廳將區劃為塑料機器設備及原材料展示區,智能機器人、三維打印、中國生產制造2025和工業生產4.0主題展示區,金屬材料、塑膠包裝機械展區等好幾個專題講座展示區。預估1450家企業參展,在其中包含日本國海德漢、法國德瑪吉、英國哈挺、北京精雕、廣州數控、巨岡機械設備、拓斯達、伯朗特、潤星高新科技等世界各國及東莞市當地著名自動化技術與精密機械制造企業。預估將超出11萬東西方技術專業觀眾們進場參觀考察參展。
閃光點:當地參展企業量質齊升的現象
一是參展總數不斷提高。截止10月31日,現有376家東莞市企業參展,占參展企業數量的28.6%。
二是展臺經營規模不斷發展。如巨岡機械設備展臺總面積升至420平米,展臺總面積提高了1倍。
三是智能制造企業參展積極。拓斯達、伯朗特、潤星高新科技、快手視頻自動化技術、創世紀1機械設備(勁勝主打產品分公司)等諸多東莞市當地精密機械制造細分化行業的引領者,將攜熱門產品及技術性現身展覽會,展現其熱門產品及科技成果。在其中,寶力機械設備將展現新產品“HP3D復印機”,該商品可迅速生產制造高精密重要零配件,是在南方地區初次公布。
以會引智功效更為突顯
智博會期內將舉辦9項主題活動及其20多局高峰會、工業生產社區論壇和討論會等主題活動。活動主題緊靠市場的需求,圍繞智能制造主題,深入分析智能制造等熱門話題。
在其中:2017全國各地機械工程經濟環境研討會,將邀約相關法律法規部委局、中國機械工程委員會等相關知名權威專家報名參加并且做好演說,涉及到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發展趨勢、新老提高驅動力變換、我國智能制造國家產業政策等主題。
AMIS 2017 中國高端裝備制造(中國廣東省)高峰會,將邀約中國工程院瞿金平工程院院士、綜合性開發設計研究所(深圳市)郭萬達廣場政法委副書記校長作專題講座演說。
廣東省加工制造業500強企業高峰會,將邀約香港科技大學(深圳市)聯合會唐杰博士研究生及其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正威集團、中國中國聯通廣東公司、星展銀行(中國)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責任人共享“自主創新應變力、轉型升級”的工作經驗與作法,并當場公布“我省加工制造業500強企業調查報告”。
廣東智能制造公共性技術性支撐點服務平臺交流會暨連接主題活動,將由馬來西亞加工制造業創新中心、西門子公司等智能制造解決方法經銷商作當場推薦溝通交流。
另外,智博會期內中國工程院周濟校長、李培根院士等權威專家意味著將駕臨主題主題活動,為東莞市甚至廣東省智能制造產業發展規劃出謀劃策。
智造東莞展示區亮點紛呈
4項主題展現將現身智博會。在“打造出智能制造全生態圈成效展示廳”,大家將見到執行“百、千、萬”工程項目、第一臺(套)關鍵技術設備評定及其企業在營銷推廣基本建設智能化系統更新改造新項目等層面獲得的研究成果。“增長方案”執行成效展示廳,將向社會發展展現示范點企業發展趨勢途徑的經典案例及其“增長方案”政府部門綜合服務平臺等閃光點。
“東莞市招商合作推薦當場展現巡禮”,以“新時期?新的征程?新東莞市”為主題,融合廣東省東莞市“產業園區綜合組隊發展趨勢”發展戰略,根據實體模型等方式,對六大片區經營環境和內資企業招商合作全新成效開展立體式展現。
2020年“發覺東莞市生產制造之美”展示區主題為“從生產制造到智能制造”,以東莞市支柱行業的轉型發展過程及近些年“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等系列產品現行政策推動產生的成果為突破口,根據影象紀錄廣東省東莞市加工制造業近40年迅猛發展與濃厚累積,從“生產制造”向“智能制造”的美麗蛻變。
來源于:CPRJ 中國塑膠硫化橡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