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S Markit:PE需求持續強勁 開工率保持健康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近日,2021 全球塑料峰會/聚乙烯-聚丙烯產業鏈全球技術與商業論壇(GPS/PEPP)舉行。會上,IHS Markit塑料業務副總裁尼克·瓦菲亞迪斯(Nick Vafiadis)分享了他對全球聚乙烯市場走勢的看法,并表示:“雖然預期全球PE市場將進一步下滑,但現在看來遠沒有我們之前預期的那么劇烈。”
過去兩年,有多種因素為PE創造了看漲趨勢,其中最重要的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推動了包裝、健康和衛生應用需求增長,同時減緩了可持續性措施的實施。直接結果是,2020年全球PE需求超過IHS Markit在新冠肺炎暴發前的預測值200多萬噸。瓦菲亞迪斯預計2022年這一差值將增加至近300萬噸,然后才會逐漸縮小。“因為我們相信這種增量需求中的大部分還將維持,這是由于消費者購買習慣的改變,如在線購物的增加和家庭文化的部分延續,我們現在預計, 到2025年,全球PE需求將比我們在新冠疫情前的預測值高出近250萬噸。
IHS Markit預計,今年全球PE需求總量將達到1.15億噸,較2020年增長5%,當然中國是主要驅動力。瓦菲亞迪斯表示:“去年中國PE需求非常驚人,增速高達16%。現在預計中國今年PE需求增長率將不到這一增速的一半,但事實上中國仍將是推動全球PE需求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在PE需求激增的過程中,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發生了兩次重大颶風和一場歷史性的冬季風暴,導致大量供應中斷,而能源價格上漲推高了全球原料成本,加之運輸成本飆升。瓦菲亞迪斯表示:“這些外部條件有助于支持PE樹脂創紀錄的價格上漲,其結果是北美、歐洲和拉美地區生產商利潤率達到創紀錄水平。所有這些都是在創紀錄的新產能投產或將在近期準備投產時發生的。”
新產能延遲投產緩解影響
盡管如此,新冠肺炎疫情也通過推高需求和推遲大量新產能投產而擾亂了市場預測。瓦菲亞迪斯指出:“去年預計投產的約50萬噸/年新產能被推遲,今年預計還有約75萬噸/年新產能也被推遲。因此,需求增加和我所說的新產能延遲投產,將緩解即將到來的產能激增對利潤率的影響。”預期投產的大部分新產能在中國。IHS Markit預計,今年中國將有480萬噸/年新建PE產能投產,其中大部分在第四季度。另有340萬噸/年的中國PE產能將于2022年開始投用,其中大部分產能在明年的前4個月,還有更多產能正在建設中,預計2023年將投產190萬噸/年PE新產能,2024年還有430萬噸/年新產能投產。總的來說,中國將在2021年至2024年間增加約1430萬噸/年的新建PE產能。
瓦菲亞迪斯指出:“去年,美國PE總產能約為2200萬噸/年,因此,中國實際上將在未來48個月內增加美國現有產能的2/3,大量新產能將對PE市場產生壓力,將對全球價格和利潤構成壓力,更為重要的是,將限制PE樹脂進口到世界最大市場。”
實際上,北美PE生產能力也在增加。瓦菲亞迪斯表示,2020年北美地區完成了兩個PE項目,分別是利安德巴塞爾位于得克薩斯州拉波特的50萬噸/年的Hyperzone HDPE工廠和臺塑位于得克薩斯州Point Comfort的40萬噸/年的LDPE工廠,投產后似乎正在充分發揮潛力。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和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的合資企業—墨西哥灣海岸成長公司(GCGV)目前正在投產其130萬噸/年LLDPE工廠。另外三個項目也計劃在2022年年中投產:分別是殼牌公司位于賓夕法尼亞州莫納卡的賓夕法尼亞石化廠,擁有100萬噸/年的LLDPE和50萬噸/年LDPE;Bayport Polymers位于得克薩斯州貝波特的62.5萬噸/年HDPE廠;以及Nova Chemicals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薩尼亞新建45萬噸/年LDPE工廠。另外一個750萬噸/年的PE產能項目,目標是2025年投產,仍在等待最終投資決策。總體而言,IHS Markit預計2019至2025年間北美PE產能將增加700萬噸/年,其中2021至2022年將新增產能約400萬噸/年。
PE開工率將保持健康
瓦菲亞迪斯表示 :“基于此,在我們更新了全球新增產能和新需求預測后,我們發現2020年至2023年間的銘牌產能過剩僅為600萬噸/年左右。”“這比我們在新冠疫情爆發前預計的過剩1100萬噸左右有所減少。產能過剩將會給市場帶來壓力,但影響程度遠低于此前的預期。”
IHS Markit預計全球PE開工率將在2022至2023年觸底至84%,然后出現反彈。預計LLDPE的狀況最糟糕。LDPE目前供應過剩,預計到2023年其開工率將達到最高水平約88%,2024至2025年期間將略有下降。
瓦菲亞迪斯指出,如果根據實際可供運行的產能來衡量,PE開工率將更高。他說:“與去年一樣,今年整體PE有效產能開工率預計將超過90%,這也反映出目前的市場緊張狀況。”。“我們預計,與過去幾年相比,有效開工率將有所下降,但在低谷期仍將保持相對較高水平87%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