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產業干貨,文末有近25年PC價格走勢、中國全部PC產能,讀完約需10分鐘。
轉發本文至朋友圈,集夠58/88/188個贊,就可在橡塑展搜料網&匯邦聚合物展位(11.2館J01展位)兌換驚喜好禮!(電子產品,運動產品,風扇,保溫杯等,限量100份,先到先得哦~)
想與作者交流?請于5月21-24日期間移步廣州橡塑展11.2館J01,巴斯夫/奧升德/三菱/寶理/帝人/杜邦/旭化成/可樂麗/EMS都在這里!
正文:
2007年的秋天,還在大學實習的我,第一次觸摸到PC這種神奇的塑料:跟玻璃一樣透明,卻比玻璃輕一半,連子彈都穿不透。相比過去十年僅僅在課本學的碳氫氧氮而言,這一切都有趣得多。
出于對苯環的天然喜愛,大學一畢業我便投入PC的懷抱,開始了長達11年的探索之旅。
巨頭壟斷時代
那是一個躁動、不安、恐慌的年代。
環球股災、雷曼兄弟破產、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等三大車廠瀕臨倒閉,空氣中彌漫著世界末日的氣味。不過都與我不相關:手上有十幾個offer,背后擁有大量外匯儲備的中國政府和十幾億消費人口的藍海市場。
一入行方知曉,原來PC市場是如此的繁榮興旺,盡管CD、DVD已經被U盤、MP3在大部分領域終結,但以塑代鋼、以塑代木、以塑代玻璃的歷史趨勢不可逆,還有以GE廠家為首的強大的產品創新能力,讓PC這個產品的應用無所不在,手機、桶裝水水桶、眼鏡、LED光電、溫室大棚,汽車,家電等等數不勝數。
更讓人驚喜的是,彼時中國政府推出的四萬億計劃,讓神州大地的各行各業都擼起袖子干得熱火朝天,汽車下鄉、家電下鄉、基礎建設、城市亮化改造,電網改造等等。這些領域,無一不是PC的身影。于是,中國PC市場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實際年均增長率超過10%。
然而在當時,不管是將國內PC工業化放大生產的鼻祖大連塑料四廠,綿陽晨光,還是常州合成化工總廠,重慶長風化工廠,上海申聚化工廠,搗騰了50年,做出的產品在許多領域都不能使用。
截止到2008年,國內自主產能僅約6000噸/年。早在2007年,中國的PC進口量已經達到102萬噸!拜耳、陶氏、GE,三家公司占據了全球產能及市場份額的60%以上。
在中國亦是如此,這三家公司更是可以“橫著走”。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經投產、產品正常流通的PC工廠只有拜耳上海20萬噸和帝人嘉興10萬噸。
2005年,拜耳2805、GE141R在中國大陸含稅最高接近40元/kg,與其相比,在經歷了經濟危機后,國內的PC市場售價在2009年年中,降到了最低含稅不到18元/kg。
這一波的暴跌,讓東江(代理陶氏為主)等老牌代理商逐步退出了PC分銷的歷史舞臺。此時的人民幣交易市場,除了華北中化一些做光盤廠之外,基本沒有PC代理商;華東的大部分市場被前程、遠大、錦磁搶占;華南的出貨量則屬華維、匯德發居多。
在PC代理分銷方面以LG、三星為主的NCM,被稱為中國化工分銷界的黃埔軍校,此時已經在中國大陸的東西南北中全方位部署了將近30個辦事處。
在PC美元外盤市場的角逐,除了伊藤忠、稻畑、豐田通商、長瀨系、雙日等日本商社,還有葆旺、華立系、太崧等臺系商社和建生、萬通、塑科、毅興行等港資貿易公司。
在那個階段,出售PC的原廠和代理商,不管去到哪,都備受尊敬,這是一個賣方市場。
這個周期之內,下游有了一定產業基礎,以PC為主要原材料的客戶大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比方說得益于中國電網改造的電表箱行業(典型的企業比如浙江豪龍、湖北索瑞、南海虹鋒)、國家大力發展基建的板材行業(典型的企業比如海寧振興、佛山科特龍、廣州躍美)、汽車和家電高速發展的改性行業(典型的企業如金發科技、上海杰事杰)、政府亮化工程的LED行業(典型的企業比如木林森、歐普照明)、以及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手機代工企業(典型企業如深圳聯懋、東莞勁勝、東莞捷榮)等等,都在國家項目政策之下嶄露頭角。
動蕩調整年代
2007年之后,中國的經濟增速放緩,除了4萬億帶來的2010年的10.45%,GDP增長率從2007年的14%降到了一直到今天的6.4%左右。PC制造商的第一梯隊也迎來了第一輪洗牌,有的賣身、有的加碼建廠、擴大產能。
首先是基于在當時的時代格局,來自中東的土豪SABIC公司以116億美元在2009年成功完成了對GE塑料的全部收購(中石化曾競價,落選了)。
同年,由日本三菱瓦斯化學和三菱工程塑料共同投資組建的上海菱優工程塑料(年產PC8萬噸)在上海舉行奠基儀式。
其次是2010年陶氏將在韓國產能為17萬噸的PC工廠的50%股份賣給LG,同時將其在日本年產7.5萬噸PC的工廠,美國年產10.5萬噸,和在德國年產10.5萬噸,三個PC工廠的斯泰隆塑料業務部,以16.3億美元出售給貝恩資本。
2011年,SABIC在中東的年產26萬噸PC的工廠正式投產。
2012年,北京中石化三菱年產6萬噸的PC工廠投產;SABIC與中石化在天津年產26萬噸PC的工廠開工建設。
2014年,斯泰隆永久關閉了其在美國Texas的PC裝置(年產10.5萬噸);
2015年,帝人永久關閉了其在新加坡的22.5萬噸的PC合成裝置;拜耳把包含PC業務在內的新材料集團單獨分拆,改名科思創。
至此,拜耳、陶氏、GE,PC三巨頭全面改朝換代。同年,中國PC終于迎來了第一家自己的公司——寧波大風年產10萬噸的工廠投產,PC開始了瘋狂的國產化之路。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在這個周期,人民幣含稅市場價格從最高35元/kg一路跌至含稅20元/kg不到。
周期的尾聲,曾經在中國市場上叱咤風云的許多大代理商,有的出貨量銳減,有的直接倒閉或者退出PC經營:LG華南地區的核心代理商定和NCM;LG華東的代理商遠大;SABIC的核心代理商華維。
也有把握機遇進入這個市場逐步擴大化的新的代理商,比方說深圳上豪、長瀨、寧波茂林、寧波杰祥、東莞志煒、臺灣六和、寧波范斯高、浙江前浪。洗牌不斷。
國產時代
時間來到2016年。這一年,被中國政府定為“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決勝全面小康的開局之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經過前一年從上到下的瘋狂官宣,“互聯網+”的概念開始深入人心,無數資本不斷投入,創立4年的找鋼網E輪11億人民幣的融資陸續以各種方式到賬。
讓塑料人欣喜的是,開發客戶除了掃街、百度搜索,還可以用微信。經過2015年的春晚營銷,微信已經成為僅次于互聯網的第二大流量入口,7.78億的日均用戶,代表著中國最具希望的生產力,到今天,這個數字已經超過10億。
搜料網在籌備了1年之后,3月敲響了第一行代碼。今天,搜料網已經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塑料數據庫,維度涵蓋:物性表總庫、應用案例庫、價格系統、色號系統、故障排除知識庫、材質證書庫、檢測標準庫、加工參數庫。
可能基于對中國政府全面實行“營改增”、全面放開二胎、全面推行“一帶一路”戰略,大多人對中國經濟增長持樂觀態度,2016年,科思創宣布其在上海的PC基地產能從20萬噸提升到40萬噸;后又在2017年宣布將產能提升到60萬噸。
同年,一個沒有BPA,沒有DPC,沒有苯酚,沒有丙酮的上市公司——魯西化工,宣布其年產能6.5萬噸的聚碳酸酯PC一期工程開始有穩定正牌向市場大量供貨。從此魯西在PC上一路開掛,先是把6.5萬噸的年產能優化到10萬噸,而后又建成了兩條年產10萬噸的PC線。目前正在技術改造,優化到15萬噸/條的年產能。更讓人驚嘆的是,其年產100萬噸PC的環評工作也已于年初開始。
2018年初,萬華一期7萬噸年產能的PC裝置正式投產。同年中,第二第三套裝置開工,預計2019年全部建成,建成后,萬華年PC產能可達20萬噸。
幾乎同時,利華益維遠年產10萬噸的裝置也順利投產,而且第一次開車就產出正品,這在中國PC工業化的歷史上尚屬首次。截止到目前,利華益維遠共有兩條生產線,累計年產能約15萬噸。
2018年下旬,另一沒有BPA的國企瀘天化也宣布出售其開機的機頭料。與利華益維遠不同的是,該公司直至今天也沒有批量穩定的正牌產品出來。
純PC發展到今天,已經徹底從一個工程塑料變成了大宗商品,具體的論述詳見本人發表的中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我國聚碳酸酯大宗商品定價權研究。
2018年中國的PC進口量為142.3萬噸,我們根據國內外公開報道預計當年的聚碳酸酯表觀消費量約180萬噸。國內2018年投產、能出正常產品的PC產能已經累計125萬噸,即便科思創、三菱、帝人的產能50%全部拿來生產改性工程塑料,也有90萬噸純PC的產能。
僅僅從新料的角度,2018年中國的聚碳酸酯PC市場供過于求至少50萬噸。基于11年的純PC銷售經驗,筆者估算中國的舊料市場約為80-100萬噸/年。由于2018年的PC價格跌到每噸比舊料貴不了幾百塊(主要是魯西PC),上述過剩的新料產能基本被順利吸納。而且2018年還會有40-50萬噸來源神奇的舊料來滿足這個缺口。
產業互聯網時代
在PC代理分銷層面,由于2018年的價格斷崖式下跌,絕大部分貿易商在2018年被血洗,中國的分銷格局得到了重新洗牌。
SABIC經過戰略調整之后,只有長瀨、中化、前程三家核心代理商;LG形成了廣塑、利德昌、盈能等為代表的核心體系;帝人、三星(樂天尖端)由于基本放棄純料市場,分銷體系幾乎沒怎么變;依舊主攻純料市場的廠商出光、奇美、樂天、三菱等,分銷格局也相對穩定。相對外企,國內的PC廠商整體尚處在構建、探索學習、磨合分銷機制的狀態。
在PC的下游應用產業層面,類似板材、護欄管、手機保護套等,僅僅是買臺機器開個模具購買PC原料,采用前零處理,成型后基本無后續加工處理門檻的產業,已經面臨了巨大的產業洗牌。
典型的如廣州某板材廠曾經有6條生產線,一個月采購PC原料LG1302-5過千噸,現在卻整體月用量不超過50噸;某中山護欄管廠當初一個月采購PC原料SABICPC103R-111過百噸,現在卻轉型做鋁材。另外,受政府政策、法律法規等影響較大的行業,也將面臨經濟周期的問題。
比如,某奶瓶廠原來向搜料網采購樂天PC-1100月均200多噸,現在卻因為雙酚A的因素,每月不足30噸。再如,目前國家電網更改了電表箱外殼的材料指令,直接導致某家以國網中標為主的客戶,之前月均采購100多噸SABICPC1003R,現在注塑機竟全部停了。
相反,順應時代、政策發展的公司,這幾年都有很大的進步,就如新能源汽車充電槍的代表企業深圳巴斯巴、大疆無人機旗下的XX模廠、為C919服務的三明航空、移動支付終端百富旗下的YY模廠。
在中國汽車銷量大幅下滑、中美貿易摩擦的大環境下,2019年的整體消費量只會減少不會增多。在PC供遠大于求的鐵血事實下,無論是廠商還是代理商,如果不能對內對外降本增效,不擁抱時代變化,不創造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服務模式、銷售模式和金融模式,前路必將一片黯淡。
特別需要提醒代理商的是,PC廠家擴大工廠直銷比例,這是一個產業發展必然的歷史趨勢,無需抱有之前的幻想。同時,PC合金、PC阻燃以及PA66、POM、PBT、PPO、LCP、PPS、PEEK等等其他改性工程塑料,也將面臨與純PC同樣的境遇。只是這些產品線對人的依賴度相對較高,產業競爭的激烈程度和開放程度相對沒有純PC那么大而已。
但隨著“互聯網+”與塑料行業的磨合度越來越高,5G、VR、AI等技術越來越成熟,信息的對稱程度將越來越高、產業鏈條將加大開放程度、人的作用也將逐漸弱化。
工程塑料的終端及模廠也感覺到,靠傳統的找熟人推薦材料、找供應商的模式已越來越低效了。
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在1秒內告訴你全世界阻燃V0的PC有哪些;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告訴你,你急需找的材料在中國哪個地方有現貨庫存;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在1秒內把你急需的材質報告,和過去20年的價格走勢發給你;更沒有人可以1秒鐘告訴你SABIC的上百個一級代理都叫什么名字。而這些,系統和互聯網都可以做到。
隨著用戶需求維度復雜程度的提升,“熟人”在網絡時代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小了。搜料網作為一個擁有強大PC基因的產業互聯網公司,以“讓塑料產業更快更強”為使命,用“百度+京東”的商業模式,基于塑料技術大數據,從工程塑料的切入口,證明了塑料行業互聯網化在商業上、產業上的可行性。
自2017年6月上線交易以來,搜料網憑借“只賣原廠真料”的經營理念,首先在工程塑料在線交易領域實現了5億的營業收入,接受了超過2000萬次的專業訪問,獲得了比亞迪、華為、小米等近3萬家工廠的注冊認可;大疆、鵬程、達孚、華中科技大學、東北大學、重慶大學等一大批行業知名企業及科研院所通過搜料自營進行采購,日本帝人、韓國樂天、德國巴斯夫等近20家國際一線品牌原廠的授權直供;平臺沉淀了近500個一級代理商的資源;匯邦NCM(中國塑料化工分銷黃埔軍校)、眾智(BASF華南最大代理)、源博/珍順(LG化學核心代理商)、長翀(長春華南最大代理商)、仁塑(苯領代理商、PMMA專家)、奇宇達(奇美華南核心代理商)、華秀(SABIC華南重要代理商)、瑞海發(科慕氟塑料/SABIC/杜邦/LG代理商)、昊潤(長春華東重要代理商)、昕纖(新光華南銷售公司)、炬塑行(LG/樂天代理商)、善德宸信(SABIC華東代理商)、祥正(道默華東一級代理)等紛紛在搜料網開設官方旺鋪。
搜料網將聯合廣大的原廠和一級代理商,齊心服務產業終端用戶,共同致力于讓塑料的選材、買賣、使用,都更智能、更便捷、更放心!
鴕鳥彩蛋:
恐龍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