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洋渣滓”禁令半年,歐美“渣滓”堆積如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自今年1月1日起,中國頒布的“禁止進口24種不同類型廢物”的新規正式生效,新規頒布至今已有半年,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共進口了15批次的廢料,其中12批次包含廢塑料,共計58227噸,而最近公布的第15批批文中依舊沒有廢塑料。
而2017年全年共進口了11批次廢塑料,到2017年5月,共計進口7050562噸。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進口量不到去年進口量的1%。國內廢塑料進口基本上已經杜絕,廢塑料進口已成為歷史,但是中國禁止進口廢塑料在國際上引發的連鎖反應還在繼續。

支持中國拒收洋垃圾!公民免受污染威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艾瑞克·索爾海姆3日晚在法國駐華大使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稱贊中國全面禁收洋垃圾的舉措。他說,每個國家都有權力保護公民免受垃圾污染的威脅,中國此舉是值得肯定的。
美國《新論壇》報網站近日報道稱,受中國“洋垃圾禁令”的影響,從7月開始,華盛頓州多個城市居民的垃圾回收費將會增加。
過去,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垃圾出口目的地。而現在,美國的垃圾回收公司面臨著無法預料的危機,西海岸遭受最大打擊。
密歇根州肯特郡的官員則向美媒訴苦:“因為中國不收了,我們要多花100萬美元處理垃圾!”
還有媒體報道了加州一家垃圾處理公司的窘境,“因為中國,我們要花更多錢!”
一方面,中國的環保禁令使得全球廢紙的回收價格大幅下跌,過去每噸100美元現在甚至不到5美元,再加上運輸成本,最終只能是大量積壓填埋;
美國曾經為了消滅多余的垃圾,有4萬人從事著和垃圾出口中國相關的工作。中國禁止進口垃圾,這4萬人勢必失業,更要面對自行處理這些龐然廢物的困難。
今年世貿組織在日內瓦舉辦的一次會議上,美方代表要求中國繼續進口塑料垃圾,因為中國的禁止進口,“對可回收商品的進口限制造成了全球廢棄材料供應鏈遭到根本性破壞,讓它們無法得到能夠創造經濟價值的再利用,最終只能丟棄。”他要求中國“立即停止實施這些舉措并按照符合現有廢棄材料國際貿易標準的方式對其作出調整。”對此,中方代表的回應是:中國將會停止進口另外32類垃圾。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英國稅務海關總署的最新數據顯示,相較去年同期,英國今年前4個月對馬來西亞的廢塑料出口量增加了2倍,使其一躍成為接收英國塑料垃圾最多的國家。英國出口至泰國的廢塑料增加了50倍,至臺灣的出口量則增長了10倍以上。
同時,英國輸出至中國內地的廢塑料量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97%,至香港的也減少了71%。
向其他國家和地區出口垃圾只能緩解英國現在的燃眉之急,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洋垃圾的問題。為此,英國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徹底根治洋垃圾。英國首相在今年2月份向塑料垃圾高調“宣戰”:25年內消滅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垃圾。在英國的海外領土圣赫勒島,英國政府推出了一項旨在減少和監測圣赫勒拿南大西洋島嶼的塑料污染的計劃,該計劃目標是減少島上居民使用的塑料數量,并將建立一個廢塑料回收體系。
據日本《讀賣新聞》7月2日報道,“已經到了極限了。”一位關東地區從事廢舊垃圾處理行業的社長發出了悲鳴。塑料飲料瓶、食品包裝、晾衣架……他的回收站內堆放的塑料垃圾高達5米,已經到了超過廢棄物處理法規定的保管基準的危險級別。
中國在去年年底叫停了進口,垃圾失去了容身之所。日本的垃圾處理行業從業者眼下已經不再購買新的垃圾,甚至反過來付錢給能夠把垃圾取回去的人,以此控制垃圾繼續增加。
日本一政府高官表示,日本計劃在明年由自己擔任主席國的二十國集團峰會上將廢塑料問題作為主要議題之一,制定G20層面的廢塑料對策國家戰略,并希望日本能夠在構建囊括發展中國家在內的框架機制上作出貢獻。
自中國實施“洋垃圾”禁令之后,東南亞國家成為了垃圾輸出國新的塑料垃圾傾銷地。正如上文所說,僅英國一國,向馬來西亞出口的廢棄物數量是以往的3倍,對越南的出口量增長50%,對泰國的出口量激增50倍。
大量塑料垃圾的涌入對東南亞國家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環,菲律賓、越南在源源不斷的洋垃圾的“攻擊”下,如今已成為全球污染最為嚴重的國家。為改變這種狀況,部分東南亞國家也在考慮制定禁令,禁止塑料垃圾的進口。
越南由于待處理的集裝箱積壓過多,已于6月下旬停止接受為期四個月的廢塑料;馬來西亞也在檢討本國的塑料廢品進口政策;泰國已從7月2日起嚴禁進口廢塑料和電子垃圾,泰國還將計劃檢查2240個塑料回收工廠,搜查非法進口電子垃圾和其他違反環境和勞工法的行為,以及進口許可證。
由此看來,以歐美為首的垃圾輸出國很難繼續再向東南亞國家大量出口塑料垃圾了。
將本國產生的塑料垃圾出口至其他國家以減輕對本國環境的影響,這種做法只能緩一時之急,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想從根本上解決塑料垃圾問題,還需采用先進的技術來對塑料等垃圾進行回收再處理,建立完善塑料回收利用體系,或使用可降解、無污染的環境友好型材料,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制止塑料污染。
——搜料網_選材料、看價格、查庫存、買真料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