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交通對石油的需求料放緩
已有人閱讀此文 - -
國際能源署(IEA)稱,到2050年時,塑料及其他石油化工產品將帶動全球石油需求,抵消汽車燃油消費的放緩。
IEA稱,盡管政府努力削減油氣污染和碳排放,但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迅速發展,將促進石化產品的需求。
以油氣為原料提煉的石化產品,是塑料瓶、美妝產品、肥料,乃至炸藥等多種產品的基礎材料。
IEA稱,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以及發動機能效提高,到2050年時交通對石油的需求料放緩,但這會被石化產品需求增長抵消。
在有關全球能源的討論當中,石化業是盲點之一;在接下來的許多年內,該行業無疑將成為石油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IEA署長比羅爾(Fatih Birol)對路透表示。
根據IEA,石化業到2030年預計將占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逾三分之一,到2050年比重將逼近一半。
2017年全球對石化原料的需求為1,200萬桶/日,約占石油總需求量的12%。預估這項數據到2050年將增長至近1,800萬桶/日。
多數需求增長將出現在中東及中國,因為這兩個地區正在興建大型石化工廠。
??松梨?85.34, -0.24, -0.28%)和皇家荷蘭/殼牌石油(68.35, -0.88, -1.27%)集團計劃在未來數十年投資新的石化工廠,押注塑料需求上升。
塑料的使用受到愈來愈多的關切,由于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危害海洋生物,促使數個國家禁止或部分禁止使用塑膠袋,或對一次性使用收費。
IEA報告表示,政府為減少碳排放而鼓勵回收利用的努力,可能只會稍稍影響到石化增長。
“盡管回收利用大增,以及推動減少塑料的一次性使用,尤其是歐洲、日本和韓國帶頭推動,但這些努力遠遠不敵發展中國家塑料使用的急劇增加,”報告稱。
根據IEA最積極的假設情景,再回收利用可望達到占高價值化學需求的5%左右。
來源:艾邦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