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望2019:中美貿易戰 化工企業能夠面臨更多的關稅
已有人閱讀此文 - -2018年,美國對一系列中國進口產品征收關稅。對于三輪中的每一輪,中國都以實物形式作出回應,針對化學品和農產品。

美國農民特別依賴中國作為其作物的目的地,關稅可能會減少他們的收入。農民收入是決定農用化學品和化肥需求的最大因素之一。當農民收入下降時,這些產品的銷售往往會隨之而來。
對化學品而言,美國公司在十年初開始宣布新的化學項目。這些新項目產生的產出將大大超過美國的需求。
從一開始,這些公司就打算從新工廠出口大部分材料,他們預計它們將滿足新興市場,特別是中國不斷增長的需求。
如果關稅仍然存在,這可能會使這些公司更難以從新工廠出售產品。
12月1日,美國和中國達成了為期90天的休戰,雙方都不會征收任何新的關稅。停火于3月1日結束。
如果雙方沒有達成協議,美國將在早先的威脅中兌現增加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使其從9月宣布的10%增加到25%。
中國可能會像對美國宣布的前三輪關稅一樣做出回應。美國在與中國的貿易方面表達了一些不滿。它對該國的貿易逆差感到不滿。
2018年1月,美國貿易代表指責中國采取旨在限制市場準入的干預政策和做法。美國稱,中國監管機構要求外國公司分享技術,作為投資該國的條件。
美國甚至指責中國徹底盜竊了技術和知識產權。
目前,兩國之間的爭吵已經緩和,但目前尚不清楚他們是否會達成協議。
12月14日,中國財政部表示,中國將暫時暫停對美國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征收的一些額外關稅。暫停將于1月1日開始,持續三個月。該部表示,它涉及211項稅項。

中國外交部在宣布12月貿易協定時表示,兩國將舉行更多會談,試圖取消所有關稅增加,并達成一項雙方都有利的協議。該部表示,該國表示愿意開放市場,增加進口,解決各國之間的各種問題。就其本身而言,美國將會議描述為非常成功。
美國化學品高管表示,關稅不應影響化學品的數量。美國出口到中國的貨物只會轉移到其他市場。同樣,各國將把出口從其他市場轉移到中國,以彌補美國貨運的消失。
貿易流量將重新安排,但貿易本身將繼續。但是,交易流量不會立即改變。尋找新市場和建立新的貿易聯系需要時間和金錢。
此外,關稅是稅收,稅收降低了經濟增長。如果關稅持續下去,它們將降低GDP增長。
化學需求以GDP的倍數變化,因此增長放緩也將減緩對化學品的需求。
美國可能會在2019年解決另一個未決的貿易問題,當時國會計劃就更換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進行投票。
這項替代稱為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USMCA),在進行一些調整時保留了早先的大部分協議。
它更新并簡化了海關程序,并增加了汽車的區域內容規則。對于墨西哥來說,要求工人至少每小時16美元需要一定比例的零件。